谢谢邀请,我的回答是:
孔子周游列国“碰壁”后,他明白了任重而道远,他周游列国接触的人的层面扩大,已不再局限于贵族,而是看到了民间一些隐士高人,如荷蓧丈人等,他看到了战争的纷云与乱象,使他的教育理念变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他已改变了以前只授徒讲学而不去考虑更长远的影响问题,他开始注意修《春秋》,以求给予贵族以上者,或一般能读得起书的读书者之人,以更深入的影响或改变。这个时候,他将讲述与修文史紧密结合。如果他不修著《春秋》等,传递效果就不大,因为讲述影响是短暂效应,没有著《春秋》那样的永久效应了。它这么做,自然也影响了他的***及再传***,去编辑巜论语》,从而影响更大。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著《春秋》影响后代编《论语》。著《春秋》《论语》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历史文化学术、政治思想等等。从而滋润了后世的灿烂文化文明!
孔子周游列国,以颜回为代表的贫民者,好学不倦,这也影响了孔子的思想,学问应传授给那些好学不倦者,学问不可以传递给那些“朽木不可雕也”的个别贵族,学问应该传递给有追求学问思想的人。
孔子周游列国,向子路那样的莽夫,在他的教育影响下,成为一个可爱可敬的“有用的人”,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教化的作用,改变从教育化育开始。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他贯穿他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志趣”的思想,把他的思想主张渗透在交流中,从而潜移默化***。
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处处碰壁,生活日趣艰难,这让他把高视的眼光开始转变到向下看,只要是能给他十吊(条)肉的学费,他就可以传授知识,这为改变生计的做法,反而成就了后来的私人办学模式,让教育的面得到扩大,让文化受众群体扩大。这为生计之举,成就了贵族文化向民间传递与渗透,亦为五千年文明史输入了“活水”血脉!
总之,孔子周游列国“碰壁”,改变了很多的方面,最核心的是将文化由贵族独有转向社会各个层次;其次是改变了只讲述而不著述的做法,著《春秋》和***著《论语》对后世文化、政治的深远影响;再其次,是因材施教思想在周游列国时的贯彻与落实!
以上回答,只是个人之见,愿得到大家的指正!
孔子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受尽了艰难困苦,虽然遭遇冷遇甚至碰壁,但是他对教育始终充满了信心並有了新的理解和主张。
孔子走遍天下,游说诸侯,结交各国士大夫,无非忙于救世。而孔子看富贵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看功名就好似脚上的破鞋一样。孔子很谦虚地告诉学生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听到以后就说:“这是孔子自道也。”孔子正是智、仁、勇三者都具备的人,这段话正是孔子对教育新的理解和主张。
孔子周游列国目的是宣扬自己恢复周礼,实现自己仁儒治国的社会理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的社会形势,使各诸侯国忙于扩充实力,以求苟活于乱世或在争霸中争得一席之地,强调纪律严明、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无疑更适于当时,而孔子所宣称的复周礼、以仁治国的思想在当时来讲明显更偏向于一种未来理想,最终只能是失意而归,郁郁而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孔子未实现其既定的目标,是一种失败。但从长远来讲,春秋战国之后,秦扫***,汉覆秦统,历史发展进入相对平和期,在儒学继承者董仲舒和汉武帝的联合推动下,儒学最终确定其在随后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的正统和独尊地位,并显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