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的铁律,人亡政息的也有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5-20 16 0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那要看明朝和清朝的起止年份怎么算了。

题主说明清两朝均享国276年,估计你的算法是这样:

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并扫灭元朝,一统天下算起,共276年;清朝则是从1636年皇太改国号为清算起,亦是276年。

人亡政息的铁律,人亡政息的也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一个朝代开国和结束的时间,往往是有争议的。比如明朝的结束时间如果按照南明灭亡的时间1662年算的话,那就是294年;再比如清朝如果从1644年入关定鼎中原算起,那就应该是268年。

不过一般说来,一个朝代的起止年份,应该从它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到它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告终。所以,明朝应该是从1368年至1644年,共276年;而清朝应该是从1644年至1911年,共268年。

至于巧合或是天意,则实在无从谈起。但我们可以发现,秦以后的王朝几乎没有超过300年的,这倒是个巧合,但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亡政息的铁律,人亡政息的也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往往是因为一个王朝建国初期人口少而土地多,***承载量足以支撑人口的需求,加之统治阶级励精图治,节俭治国,轻徭薄赋,这使得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大为提高。一般来说,王朝建立100年左右便进入盛世,盛世滋生,进而超越***的承载量,加之统治阶级开始***奢侈,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量自耕农沦为无地少地者,国家的税收也大打折扣,贫穷也就逐渐袭来,随即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在王朝中后期,国家为应对对外战争大肆增加赋税,人民不堪忍受贫穷,开始发动起义,而为镇压起义,朝廷又要更多的增收赋税以满足军费的开支,甚至授权地方实力派去镇压起义。由是中央衰微,地方分权增强,王朝逐渐失去民心和权威,进而走向灭亡。

一个朝代的享国年数=亡国时间—开国时间,这是没有悬疑的公式。下面简单说一说明清两朝开国亡国的时间,最后来讨论276年这个坑人的数字。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这是历史第二个得国最正的王朝,从草根逆袭到天子。***纳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朱元璋迟迟不称王。鄱阳湖水战一举重挫陈友谅,直到他去世,朱元璋才称吴王。

人亡政息的铁律,人亡政息的也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称帝还是在小明王被溺、张士诚自尽之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称帝,正式建立大明,年号洪武。

历经十六帝,到崇祯皇帝这代。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在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

也是在这一年,吴三桂帮扶下,清军入关。这时的清朝皇帝还是个小屁孩,叫福临,年龄7岁。

前一年,也就是1643年,皇太极离世,这是在一番斗争后,福临才即的位。叔叔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外加生母孝庄太后。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经过一场风雨才继承的努尔哈赤的后金汗位。后金建立于1616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情深不寿,挚爱的女人海兰珠死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撒手离世。

这时的清朝的地盘还在关外。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军入关。同年,顺治皇帝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即位,登基大典,读祝文: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个历史事实应该还是一种个性化解读,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享国时间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后人如何计算!

通常来说明朝是:1368-1644年,刚好276年。

清朝的享国时间:通常来说是1644-1912年共268年。

当然,部分满族人认为清朝是1636年皇太极建立的,他们认为清朝的享国时间是1636-1912年,这样就推算出清朝也是276年的享国时间。

可见,这个享国时间的算法就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享国时间!

但是,总得来说,明朝和清朝的享国时间都没有超过300年,这个应该是一种共识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享国时间差不多!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

明朝建于1368年,于1644年灭亡,存在了276年,而清朝众所周知建于1644年,亡于阳历1912年,农历1911年。按照这样算,清朝只存在了268年,那么题目中为什么说清朝和明朝一样存在了268年呢?

因为清朝入关是在1644年,但是清朝这个国号在入关之前就已经确定了。1636年,也就是后金***天聪十年,皇太极鉴于当时的形势改国号为清,这是清朝国号最初的来源。如果从1636年算起的话,清王朝的确也存在了276年。

这是不是巧合呢?当然是巧合,但绝对不是天意。因为明朝和清朝的灭亡都带有偶然性,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导致了这两个王朝灭亡。而且天意这种事情是什么人都说不清楚的。一旦陷入宿命论的泥淖里面,即便没有规律也会臆想出规律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可以观察,那就是统一的封建王朝都逃不过300年的命运,基本上不会超过300年,唐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也是如此,汉宋两朝虽然超过了300年,但是前后却分成了两段。

这个问题咋一看挺有意思的,但真去认真分析的话,这道题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题中说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下这所谓的“都享国276年”是怎么计算的。

按照通常的观点,明朝起于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称帝,终于1644年京师被攻破崇祯帝自缢身亡。按照这个计算方法的话,明朝确实是享国276年。而清朝的享国时间通常是以1644年顺治入关起算到1911年清朝被推翻为止,这期间一共是267年。

题目中说的清朝享国276年显然是以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起算到1912年清帝退位为止,按照这种算法的话,清朝确实也是享国276年。那么这种计算享国时间的算法有没有存在问题呢?显然这种算法并不客观。

明朝276年的享国时间是以明朝对国家的实际掌控时间来算的,从朱元璋时期到崇祯时期,整个国家主要还是在明朝的控制下,明朝末期后金等势力对明朝的统治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那时候明朝还是整个国家的主要掌控力量。所以明朝享国276年的说法是比较符合史实的。

清朝对整个国家拥有绝对控制是从顺治入关才开始的,之前无论是努尔哈赤的“后金”还是皇太极的“大清”都不是当时掌控整个国家的主要力量,所以并不能从皇太极的“大清”开始算享国时间。

所以明朝享国276年的说法比较客观,而清朝真正的享国时间还是应该从1644年算到1911年,也就是267年。题中说的明清两朝享国时间都是276年,显然是有些勉强的,这种说法既不是巧合也不是天意,完全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庆历新政为什么没有成功?它的缺点是什么?

宋朝的财政制度,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他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得权力,因此也会将前朝的所有问题都继承下来。

为此宋朝的首任宰相赵普,给赵匡胤提供了3个建议:政治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兵,财政上制其钱。

也因为这三点建议,导致宋朝产生了冗官、冗兵和冗费三大问题。就比如在宋真宗时期,军队拥有91.2万人,接受俸禄的官员、贵族有***85人,但到了宋仁宗时期,军队数量就达到125.9万人,接受俸禄的人员数量,也达到15443人。而这,仅仅只过去了20年。

更为尴尬的是,北宋还得面对北方的辽国、西夏,每年都要给这两个国家输送大量白银和物资,让本是有些捉襟见肘的北宋,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也为了让自己更有钱些,于是宋仁宗便召见参政知事范仲淹,向他请教如何富国强兵。

为此,在宋仁宗的支持下,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便开始了。

范仲淹的改革,并没有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也没有增加赋税,而是减少了朝廷对市场的干预,减少财政支出和朝廷的官员数量。

毋庸置疑,这显然是会触犯到朝中大小官员们的利益。

除此之外,范仲淹的改革中还有一项政令,就是将那些依靠恩荫制度,依靠关系上位的人开除,然后再通过考试等方法再重新选拔一批官员上来。

新政的内容

庆历新政是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的政治改革。宋仁宗时,政治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主的十项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一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二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三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四择长官(慎选地方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七减徭役、八修武备(整治军备)、九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十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以上十条措施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失败的原因

由于改革措施触犯了官僚和权贵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猛烈反对,“新政”推行一年左右,范仲淹、富弼等人就被迫离开朝廷,已颁布的改革法令也相继被取消。

改革的缺点

新政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范仲淹的用人不当,王安石就曾经批评他"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事实上,范仲淹所任用的推行新政者,往往议论多,而实际行事少,有的甚至好标奇立异,发空论,言行不检。反对新政的更指责范仲淹等"凡所推荐,多挟朋党,心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己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

影响

虽然改革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

庆历新政,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与富弼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宋仁宗***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庆历四年三月,更定科举法。

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庆历五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宋仁宗责成他们在政治上有所更张以兴致太平。一年四个月后,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贬到邓州。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在陆续施行的过程中,遭到他们的阻挠。反对派的谤议愈来愈甚,甚至诬蔑范仲淹与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为朋党。庆历五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庆历四年(辽重熙十三年)五月初,辽朝决定讨伐西夏,遣使告宋并派人前往宋朝河东境内的宁化军(今山西宁武西南)、岢岚军(今岚县北)探测攻夏的进军道路。范仲淹提出辽、夏双方聚兵于河东路境外,万一双方联合南下,河东路将被攻占,并故意夸大局势的严重性,坚决要求亲自前往处理。六月下旬,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富弼则强调辽军如果攻宋,必定重点进攻河北路,自愿前往训兵备敌,八月初,富弼出任河北宣抚使。其实他们都是为了逃避夏竦造谣毁谤可能带来的灾祸,虽保留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的官职,但已不再参与朝政。

十月初,宋夏议和。十一月初,王拱辰、宋祁、张方平等借小事攻击宰相杜衍的女婿苏舜钦以及其他改革派官员,江休复、宋敏求等11人因此被降职或罢职,以致王拱辰宣称被他一网打尽,改革终于走上末路。

庆历五年正月中旬,辽使到开封告知辽夏战争结束,这是对宋友好的表示,辽、夏威胁相继解除。同月下旬,仁宗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同日被罢免而出任地方官。守旧派代表贾昌朝、陈执中接替杜衍、章得象而任宰相,完全掌握了朝政。这次因在庆历年间进行而史称“庆历新政”的改革,最后失败。

北宋两次改革在中央集权统治一体化中起了一定的调节和完善的作用。例如范仲淹的提倡设置“祠堂”、“义庄”、“族产”、“族规”、“乡约”,发挥了宗法血缘的统治功能。范仲淹和王安石除了在政治体制和思想意识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外,在经济方面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整顿,如庆历新政中的“均公田”、“厚农桑”,“减摇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