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更多是一种心态或者是境界。
在我看来,与超凡脱俗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古往今来,能做到超凡脱俗的寥寥,不知庄子算不算的上。
在这个有些浮躁,物欲横流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变量与诱惑,与它们相处是需要大智慧的。尤其是身处高位之人。
人,最终还是要归于内心的平静,心不役于物。
不必超凡脱俗,能与自己独处,自得其乐,宠辱不惊,此生不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文章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只是借用了这句话来教育后人。省略了首句中无和非这两个否定词以后形成的成语,用来表达君子应有的操守。
所做的一切,都为了看得更清,走得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指志向修为,为一种自我修持的能力;超凡脱俗,与世无争或说气节,或说消极的人生态度。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 不看轻看淡眼前的名利,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静下心来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淡泊”与“宁静”的目的,是学习“明志”,即志向远大。一旦时机成熟就“致远”,即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应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足长远,不断修为,就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甚至是抱负和理想。
关于气节。以陶渊明为例。他所表现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正义气节。在年轻时,他也曾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国家动荡不安,他的抱负无法实现。耿直清廉,不屈攀权贵的秉性,使他与污浊黑暗社会格格不入。
陶渊明做官,本为生存计。他却看不惯官场,时隐时仕。义熙元年,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上面派员了解情况,有人劝他穿戴整齐相迎,他却不愿为这五斗薪俸之官献殷勤,自此辞官脱离官场。后来,家境贫穷,却不受江州刺使馈赠的米和肉。甚至还拒绝了朝廷征召他任著作郎之职。
陶渊明的人格和气节,以牺牲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远大抱负为代价,得到的或许是心灵的自由。
当然,虽然官场上少了一位官僚,却成就了一位隐逸诗人之宗和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显赫的文学大家。
关于消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看待事物与人生处世,相对比较消极。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虽不相同,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初衷是一致的,即思想觉悟较高,道德品质修养良好。但这种思想境界,需要在经历和悟性中锻造。
如果持有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消极人生态度,不融合现实社会,不参与市场竞争,就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就会被现实社***淘汰。
谢邀。
对于此问,我既不敢引经据典加以阐释,也不敢抽丝剥茧加以理论。因为智者甚众,学识渊博者大有人在。而本人才疏学浅,根本不敢班门弄斧、鹦鹉学舌。但愿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一下拙见:
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非是要“超凡脱俗、与世无争”。
因为,前者不仅有要求,而且有追求。或者说清楚表明了要想怎么样,就必须怎么样的意思。是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而后者则不然,且不说“超凡脱俗”过于理想和抽象,单说“与世无争”,就完全属于一种消极被动的人生哲学。
如今,不仅中国、而且整个世界,都不仅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而且也处于物欲横流、思潮繁杂的历史时代,因此,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应该更好地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精神,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使之发扬光大。
2、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所应该遵循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应该说早已不仅仅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追求远大”那么简单。其中的内涵应该丰富发展为:淡定从容的面对一切,沉着冷静的追求未来。以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更加具有积极意义和时代特征。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不是要人们超凡脱俗,与世无争。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写作“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之“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要去追求虚名和利益,要明确自己的志向,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不被各种诱惑和艰难所困扰,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所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抱有的人生态度和情怀,说明一个人要想在思想上和事业上达到一种高远的境界,必须要有明确的志向,始终以一种不骄不躁的心态,排出各种诱惑和干扰,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和志向,并尽力在现实中去做到。但人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超凡脱俗,与世无争。
“超凡脱俗,与世无争”,表达的是一种道家或佛门***以出世的角度看待人生的态度。
我们没有遁入空门,不可能做到超凡脱俗。一个人生活在尘世中,脱离不了人间烟火,成天上班下班,油盐柴米,萝卜***,房贷车贷,一地鸡毛,怎么可能做到超凡脱俗?如果一个人真这样做,只能是别人眼里的“酸秀才”,兜起一副酸不拉几的架子,处处显得与众不同,脱离群众,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
我们也不可能做到与世无争,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必须要竞争。我们不会去计较那些虚头巴脑的虚名,也不会异想天开想发大财,但我们必须要在职场竞争,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保住自己的饭碗,去争取更好的收入,这样才能保证衣食无忧。
如果在现实社会中要做到“超凡脱俗,与世无争”,最好是出家修行。
总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达是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应该具有的人生态度和情怀,而“超凡脱俗,与世无争”表达的却是出家人的一种心态,两者完全不同。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了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指的是王阳明在被贬到龙场这个险恶的地方后,结合自己多年来不好的遭遇,时刻反省自己,终于在一天深夜里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心才是感应万物的根本,史上把这场悟道称为龙场悟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龙场悟道后,再反过来看他到底悟了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圣人的道义就是良知,我自己就有可以满足自己,原来以前从事物中追求道理都是错的。那么根据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心的本体就是天地的心,生生不息。道、天理以及良知都是一样的,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这个道理。佛家常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它的具体体现。
天地与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就会有喜怒哀乐,进而产生善和恶,比如“见儒人入井,则生恻隐之心,其为意识产生后的善;见妙龄处子,则生杀而搂抱之心,其为意识产生后的恶”。据于此,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也就是意识和行动是一起的。
意识虽然有善和恶,但是自己内心的良知才是判断善和恶的标准。比如他说每个人都是圣人,拥有圣人的良知,拥有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使是孔子说过的话,只要有错,你就可以不用去执行。
有了良知做标准,开始“知行合一”的动作,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观察事物的好坏,从而多做善事而不去做坏事。“格物”就是做事前要认真观察,用心揣摩,才能从事物中明白一些好的道理。
第二个问题龙场悟道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阳明先生三十七岁贬至偏远的贵州修文任驿丞,人生跌入低谷。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成为一代心***的转折点。龙场悟道到了:心即理。并根据自己的人生体证,传授***四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感谢今日头条,也感谢悟空问答提岀这个问题的朋友,给我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一笑而过。我确定,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宇宙万物同一体,自然就是他自己这个无上且真实不虚的境界。从他的名言“万物即吾心,吾心即万物。”中可以看岀,王阳明就是***、伏羲、广成子、文王、老庄、莲花生、惠能等这些超然无上智者的超灵在世。王阳明从他的《啾啾吟》一诗中也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以及他自己的境界做了清楚的表达。他告诉我们,一个在世智者仁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顾虑和担忧的事。人们怎么还额头紧皱,一愁莫展呢?你举首投足所应对的都是平坦无坎的大道,一切事情的发生和结果都是上天决定,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作用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天则运行,我们不贪着就快乐自在了,我的浩荡无边的常恒永生大身,象一叶小舟一样飘浮在无量边绝对虚无之中。大丈夫轻松地打开天地,与天地并生。又怎能顾忌被情况束缚而进入穷困的囚笼呢?价值千金的宝珠却用来当弹弓的弹子,去打鸟雀,来填补肚子,挖土怎能用打仗的宝剑呢?这个世界的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有老经验,头脑聪明,这探那探,这防那防,就怕被老虎吃掉,但却被老虎趁夜入室,咬掉脑袋。超然的智人,在这个世界上,心中清静无污,纯洁的象婴儿一样,没有任何概念,拿着竿子驱赶老虎就如同驱赶老牛一样,平安无险。逃避现实,就象智慧痴愚的人害怕噎死不吃饭,害怕以后被淹死先跳河***一样。其实人的一生,已到达你灵魂的目的地,本来是自在洒脱了,担忧别人说你坏话,躲避别人对你的诋毁,就如树上的啾啾鸟叫一样,是妄费徒劳。这就是心学宗师王阳明对他的无上境界及其意义的表达。他的心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利于我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对创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
大王原作:
阳明心学说真理,
自然就是真自己。
中华文化史悠久,
接长不短出菩提。
***伏羲广成子,
老庄陆王都传一。
六祖惠能莲花生,
如今大王举一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