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出自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十景以这三处为代表,展现出西湖的不同风貌。“苏堤春晓”展现了苏堤春日繁花盛开的景象,“花港观鱼”展现了放生池中悠游嬉戏的鱼群,“三潭印月”展现了三潭映月塔在湖面的倒影,这些景致共同构成了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美意境。
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三潭印月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诗歌中常出现的典型意象。它们所表达的是饱含生活情趣、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优美的诗意。而应了这三处景点的古语是“登高望远,海阔凭鱼跃;清静无为,天高任鸟飞;春明夜潭,月色共沉溶。”这句话寓意开阔的视野和宁静的心境是生活中令人向往的境界。在这句话中,登高望远和凭鱼跃可以说明我们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勇气去追求;清静无为和任鸟飞可以说明我们需要有保持内心平静以及超脱自我和物质的境界;春明夜潭和月色共沉溶可以说明我们需要去领会自然万物的美好和内在涵义。
这句诗原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能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名句,与身边清丽的王朝云所带来的启发,不无关系。传说是苏轼乘着酒兴,就将这诗歌送给了王朝云。喜欢到了这个份上,歌舞班的班主就顺势将王朝云送给了苏轼。估计苏轼或者苏轼的朋友是付了一些钱的,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王朝云成了苏轼夫人的丫鬟,因为此时王朝云才十二岁。
之后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秋,调任密州知州,熙宁十年(1077)调任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调任湖州知州。王朝云也一路都跟随着苏轼夫妇,服侍左右。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任湖州后,给皇帝的一个例行的到任报告,也即《湖州谢上表》所引发的。因此到任湖州后不久,苏轼即被拘,下狱一百多天,差点丧命,在众多老臣的恳求下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这“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是什么意思呢?类比的话“团练副使”就相当于现在的副主任科员;“本州安置”就是只能住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并接受当地官员的监视。

苏轼这下算是栽倒底了,家中许多跟随着的人都纷纷离去了,难能可贵的是王朝云依然不离不弃,到黄州一段时间后,王朝云也已成人,在苏轼夫人的主持下,苏轼将王朝云收为了侍妾。我们之前说的苏轼为“雪后初晴梦中品饮小龙团茶”而写的两首回文诗中,“纤纤捧碗玉颜鸵”所指的这位美人,或者说在苏轼梦中为其端茶与歌舞的这位美人,就是刚刚被苏轼收为了侍妾的王朝云。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朝诗人(苏轼)所作,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千古佳句.诗中作者以(西子,即西施)比喻西湖.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4-5]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