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这个词汇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思想。它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大:这个词有广大、博大的含义,指的是事物的规模和范围。在哲学意义上,它强调包容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2. 中:指的是中庸、中正。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主张避免极端,寻找合适的平衡点。中正则意味着公正、公平,不偏不倚。
3. 至:这个词表示极致、最高的境界。
4. 正:指的是正道、正理。在儒家思想中,正代表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和原则。
综合以上几点,“大中至正”意味着追求广大、包容的胸怀,秉持中庸、公正的原则,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和智慧境界。这是一种对人格修养和治国理政的理想,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重要价值观。
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拼音
dà zhōng zhì zhèng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例句
他在遗嘱中也称自己,“心术则大中至正”。
组词,至少,甚至,至于,事已至此
造句
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我觉得这所谓的一切都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不要去那么的较真了,让我们把它放开,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更多的成长。
组词:至于、至此、至爱、至亲、至日、至今、夏至
例句1、名山名物,相得益彰,游人至此,能不流连忘返!
2、可事已至此,只得将就成婚,贻误了终身大事。
3、情况既已至此,大家只有戮力同心,才能渡过难关。
4、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后一搏。
至少、甚至、至圣、至嘱、冬至、直至、截至、至多、至尊、竟至、至交、至极、四至,
至,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为到来,到达。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