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木讷近乎仁下半句,刚毅木讷近乎仁啥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12-22 4 0

子曰刚毅木讷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刚毅木讷近乎仁下半句,刚毅木讷近乎仁啥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赏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刚毅木讷近乎仁下半句,刚毅木讷近乎仁啥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意思?

刚毅说话木讷的人往往有一颗仁慈的心,而那些巧言令色,嘴巴说的好听的人则往往内心很坏。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刚毅木讷近乎仁下半句,刚毅木讷近乎仁啥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非常有名,我们经常用“巧言令色”这个词来形容某些令人不齿的行为。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表情极其丰富,这种人八成不会太好。孔子不喜欢特别伶牙俐齿的人,或者说,孔子不喜欢那些矫揉造作之人。哺乳动物中,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只有人类有眼白。比如大猩猩的眼睛周围是黑的,而人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有很多美好的词形容人的眼睛和眼神,例如顾盼生辉、美目盼兮。从这些词,你就可以感受到人类表情的丰富性。我们需要用丰富的表情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用丰富的表情去表达情绪,这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做到的。但正因为有了这种独特性,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骗人的手段。人们可以用表情骗人,用语言骗人,用多样的表达和各种肢体语言骗人。

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他喜欢的是诚恳朴实、刚毅木讷。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这句话刚好与“巧言令色,鲜矣仁”相照应。什么叫刚毅木讷,就是说一个人刚毅、果敢、质朴而沉默寡言。

刚毅木讷的出处是什么?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和倡导一种人生境界,那就是“仁”。但怎么做才算是“仁”呢?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有过不同的描述。 《论语·子路》中说:“刚、毅、木、讷,近仁。”可见,孔子对刚毅木讷这四种品质,情有独钟。 刚者,硬也,坚强之意。一个到达“仁”境界的君子,肯定是一个有精神操守、有道德底线、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的阳刚之人;缺乏是非观念、唯利是图、八面玲珑的阴柔小人,与“仁”无缘。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恰恰是其刚强内核的精神外化。 毅者,果敢坚韧之意。这是“仁”在行动层面的表现。仁者,行动果断、勇敢、坚决、持久。孔子非常强调行动的力量。《论语·学而》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如《论语·里仁》中再一次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是个地地道道的行动派,而不是一个只说不练的“思想家”。 木者,直达质朴之意。仁者,是本色呈现,勿需浮华粉饰;仁者,心口行一致,直达简约,勿需拐弯抹角,拖泥带水;仁者,是有生命的,像树木一样默默成长,勿需喧哗炫耀。 讷者,言语谨慎迟缓之意。从字形上看,“讷”是一种内部的言语活动,即思维活动,故讷者,并非愚笨之流,而是善于思考的稳重之人。孔子非常推崇慎言敏行,不喜欢油腔滑调,尽耍嘴皮子。他在《论语·学而》中说:“巧言令色,鮮矣仁!”无独有偶,佛教十恶中有四恶出于口: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俗话说:贵人语迟、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轻诺则寡信,狂言则伤人。故言语之事,不可不慎!难怪精通此道的***,分别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为“李敏”和“李讷”。 刚毅木讷这四种品质虽好,但还不是“仁”本身。到底什么才是“仁”,只能在修行中慢慢去体会和证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