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兰桂齐芳有两个可能的结局,如下所示:
第一个结局,“兰桂齐芳”。薛宝钗想是生下遗腹子——贾桂,并将其抚养成人。
第二个结局,改嫁贾雨村。贾雨村在葫芦寺中曾经高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兰桂齐芳”是《红楼梦》续书中的一个情节,它描述了在贾府经历衰败后,贾兰科举及第,同时宝玉的儿子贾桂也取得了功名,从而似乎预示着贾家的复兴。然而,这一结局实际上蕴含了深层的悲凉和讽刺意味。
贾兰虽然取得了功名,但并非基于真正的才学和品德,而是与清朝官员的勾结有关,这种成功并不值得骄傲。而且,贾府的复兴仅仅是表面上的,昔日的气派和荣华富贵都已成为过去,家族已一蹶不振。
更重要的是,这一结局无法抵消其他人物的悲剧命运。宝玉的出家、黛玉的夭折、探春的远嫁、凤姐的势败、贾母的寿终,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悲惨结局,都使得“兰桂齐芳”的结局显得苍白无力。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尤其是宝钗独守空闺的冷寂和惜春面对青灯古佛的凄凉,都使得“家业复起”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无法掩盖贾家衰败的真相。
因此,“兰桂齐芳”的结局并非真正的团圆和复兴,而是一种悲凉和讽刺。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以及人性的悲哀和扭曲。许多读者和研究者都认为,这一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降低了《红楼梦》的悲剧性文学性。原本应是家亡人散、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被改写成了死而复生的大团圆,这实际上减弱了原著的悲剧力量。
综上,对于《红楼梦》中的“兰桂齐芳”结局,应持有一种深入理解和批判的态度,认识到其背后的悲凉和讽刺意味,以及对于原著精神的背离。
你好,我是国风
红楼梦主要是隐晦的书写了一段满清王朝不愿提及的历史——南明。其中的人物大多***了南明重大历史人物。当然,故事的细节设定也是遵循了南明的历史。
所以依照南明的历史结局,红楼梦的结局也必是“国破家亡,人无所依”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金玉良缘的成就***了满汉一体的苟成,木石前盟的破灭代表了华夏旧盟的丧失。宝玉抛弃金玉良缘“悬崖撒手”是表达了作者对满汉一体的蔑视和嘲讽。也是代表了那段历史的终结(通灵宝玉代表了南明王权,回归太虚表示大明王朝已沉入历史)。
至于题主所提的“兰桂齐芳,家道初复”并不是对满清王朝的“拍马屁”。而是表达了一个作者的愿望。预示了华夏民族终有一日会重拾复兴。
这一睿智的设定也验证了后40回绝对不是他人伪续而成。(倘若是他人伪续,必定会尊重第五回红楼梦仙曲所设定的结局,直书家族没落的悲惨,不会突发奇想跳出来家道初复的奇葩设定。违背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伏线)而是实实在在的作者的一家之志。
没有兰桂齐芳的想法,但是留下一点希望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是李纨的判词,预示着贾家败落后贾兰的希望,空不空不说了,最起码世俗的眼光还存有希望。
贾兰的成长轨迹在书中也多有交代,读书勤恳,用功骑射,并不像贾府其他好孩子一样耽于玩乐,细心阅读都能找到贾兰的性格养成的内容。
红楼梦的文字故事人物性情都是前后呼应,唯有多读细读,仔细查阅资料才能入门,作者苦心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已经是全书的结局,没必要拿后四十回的续文当原文。
续文虽好,到底非原作者本意!
87版红楼梦后40回剧本是剧本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基时“曹雪芹原著,高鹗续写”的主流观点,总体原则为“忠于原著,重视续作”。
对于后四十回,合理处就***用,悖谬处则摒弃,并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线和脂砚斋的提示,参考红学探佚学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修改和重新创作。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
该剧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夏金桂撩汉、司棋之死、海棠花开、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地里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出家等主体剧情仍***用程高本后四十回,
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
该剧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红楼梦》的剧本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
基时“曹雪芹原著,高鹗续写”的主流观点,总体原则为“忠于原著,重视续作”。对于后四十回,合理处就***用,悖谬处则摒弃,并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线和脂砚斋的提示,参考红学探佚学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修改和重新创作。
限于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拍摄的技术水平,原著中的不少内容被略过,比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等都没有在电视剧上反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剧本于1983年3月6日起稿,当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二个月。
程高本红楼梦中,宝玉刻苦读书,中了举人。从故事主线来说,程高本保留了宝黛的爱情悲剧,这算是符合作者原意的地方。而黛玉焚稿那段,也有许多人为之垂泪。不过,有件事情是非常值得商榷的,那就是贾母、凤姐等突然间的态度变化。
贾母和凤姐其实前80回是支持宝黛恋情的,到了八十回后,突然之间变得支持金玉良缘(宝玉宝钗),这就让人感觉很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