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政治术语中,“以夷制夷”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表现形式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作为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其核心无非是通过边疆少数民族来治理少数民族,从而解决边疆问题。
以夷制夷从字面上来理解的意思就是学习外国人的长处来发展自己并提高自己的技能,技能提升之后用自己学到的,掌握到的知识来和外国人相处,以免再回到清***时的懦弱无能之日,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处处完善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可真是一句老话儿了。这句话出现的时间虽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不是那么的有名气。但是在清朝末期,这个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里,却是出现频率很高。
晚清***,国力衰弱,对外战争接连失败,签下许多不平等条约,为挽回颓势,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但由于当时中国缺乏能睁开眼看清楚世界的人,所以根本不了解当时的外交环境和外交手段,只好硬搬祖宗教训以夷制夷。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确实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自身阶级的***和愚昧,以夷制夷,当时确实沦为了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