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12-06 6 0

求讳疾忌医造句?

1、在工作上,讳疾忌医的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

2、现在社会有个通病,那就是讳疾忌医,得过且过。

3、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扁鹊见蔡桓公》演变成的成语是什么?

讳疾忌医以时间为序,写扁鸜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时医过,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

讳疾忌医最早指的是哪个人物?

讳疾忌医是比较有名的典故,这篇典故来自《韩非子·喻老》里的《扁鹊见蔡桓公》。

故事明确说是见了蔡桓公,也就是说讳疾忌医者为蔡桓公。

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究会有颇多疑点,首先,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后分封诸侯,按照:公,候,伯,子,男五个爵位进行,春秋战国的公侯称呼都是″分封国名+谥号+爵位"。

周武王灭商封其五弟叔度于蔡,故称蔡叔度,叔度封侯,蔡是侯爵国,因此蔡国君只能称侯不能称公。

蔡国从(前1046到公元前447年灭)共有25位国君,与故事称谓对应的是第十二位国君,蔡桓侯(前714年一前695年),周礼等级制度极严,因此蔡桓候不可能称蔡恒公,称谓对不上,这是其一。其二,扁鹊生卒年(前407年一前310年),蔡国亡扁鹊未生。因此说扁鹊在蔡国见蔡恒公这是决无可能发生的。

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防微杜渐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一说则是扁鹊见的是田午,田午是田氏代齐后的齐国第三位囯君,田午的谥号为"孝武桓公",单字谥号为"桓公",这与姜齐小白,且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相同,为了区别故史称"田齐桓公"。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认为扁鹊见的是田齐桓公田午,因为当时姬姓蔡国已灭亡,而齐国建于蔡国封地上,当时的人也称齐国为蔡国,所以齐桓公也被称为蔡桓公。

田午生卒年(前400年一前357年),从年代及称号来考究,扁鹊见的应是齐桓公田午,因此讳疾忌医和病入膏肓说得都应该是田齐桓公田午。

谢谢邀请,回答如下:

这是一篇初中文言文课程。我们应该都学过。"讳疾忌医"的经典出处。这个人物就是因此文而被世人所记住的春秋战国时蔡国国君蔡桓公。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願治疗。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願改进。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名医,当然是御医
了,一天循例去见蔡桓公,站立了一会,扁鹊观看了蔡桓公气色后说:大王,你病了,现在不严重,只是皮肤间,赶紧治,容易好的。蔡桓公心头不爽,我没有病,不需要你治。扁鹊走后,䕓桓公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着给没病的人治病,想用这个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见察桓公,他十分着急的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要抓紧治疗。"察桓公歪着头不爽的说:"我根本无病,你走吧。扁鵲走后,蔡桓公很不高兴。十天后,㧂鹊又去看望蔡桓公,他看了蔡桓公气色,焦急的说:"大王,你的病己入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公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有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公更不爽。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看望蔡桓公,他只看了蔡一眼,掉头而走,蔡桓公好生纳闷,派人去见扁鹊为什么会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转,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在腸胃里可以用汤药。但是,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给大王治了"。果然,五天后,蔡桓公病发作,他打发人去请㧂鹊,但是扁鹊已经到了别的国家,没有几天,蔡桓公病死。

感谢邀请,讳疾忌医指的是[扁鹊见蔡恒候]两个人物。这句成语指的是蔡恒候得了病,扁鹊好心提醒,蔡恒候不以为然。扁鹊在次劝说,蔡恒候还是不以为然,最后蔡恒候最终病死。



做人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

讳疾忌医的出处在理学先锋周敦颐,他的周子通书中有,“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声而无悟也。”

只提到子路闻过则喜,似乎没有提到蔡桓公讳疾之事。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喻老,看全文,是蔡桓公不相信自己有病,而不是讳疾忌医。

当然这故事也有疑问,历史上的蔡桓公是公元前714-695年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扁鹊是在公元前357年,见到了齐桓侯田午,大概过程和这篇文章相同。

这事到底是蔡桓公还是齐桓侯呢?

有人提出“扁鹊”一词,其实是上古名医的代名词。在很多典籍中,扁鹊和圣人,圣贤两两相对,应当看作是指名医或者这个群体。,这样的话,还是蔡桓公。

韩非子(公元前280-233)在其他文章中也提到“古扁鹊”,应当不是指百年前,而是中古时期400年前。

但是讳疾忌医的字面意思是指隐瞒疾病而不愿医生医治。和这则故事说的不太一样。

周敦颐的文章到后来怎么会扯到扁鹊蔡桓公上面去,这真不得而知。

周敦颐其时,新旧党争,他与两方的首脑领袖关系都很好。和自己的***“二程”关系也很微妙。

讳疾忌医最早指的是那个人物

谢邀!

讳疾忌医主要是指蔡桓公。

讳疾忌医是个成语故事,说的是古代名医扁鹊和蔡桓公的事情。有次扁鹊去见蔡桓公,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后,就偷偷的小声的和蔡桓公讲,你现在有病,病在表皮纹理,要赶紧治,不治会加重的。但蔡桓公不相信,不但说自己没病,还和别人说,现在大夫就喜欢治没病的人,作为自己的成就。

过了十天,扁鹊见了蔡桓公后,又和他说:你现在病加重了,现在已病入肌里,要赶紧治疗。蔡桓公还是不信。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看到蔡桓公的脸色后,就说你赶快治治病吧,现在你已病入胃肠,再不治疗,怕就来不及,就会有生命危险。桓公听后,顿时脸一变佛袖而去。

又过了十日,扁鹊再一次去见桓公,见面过后转身就走。蔡桓公感觉很是奇怪,就派手下的人去问扁鹊。扁鹊说:第一次见桓公病在肌肤表皮,热敷熨烫就好桓公不信。过十天又见桓公时,已病入肌理,针灸可治,桓公仍是不信。再过十天再见桓公时,他已病入胃肠脏腑,汤药可治。可是桓公还是不信。先已病入骨髓已无药可医。

蔡桓公听到回信,是信非信还在怀疑。五天过去,蔡桓公浑身疼痛,疾病骤发。赶紧派人去请扁鹊。扁鹊早已料到桓公的病无药可医,又怕蔡桓公加害于自己。就早早的躲到了秦国。不久蔡桓公病毒攻心,不治而亡。

讳疾忌医就是讲蔡桓公不相信自己有病,也不相信名医治未病,也就是病在初期容易治疗。

再有是形容有的人有小毛病,别人指出,却不当回事,渐渐发展为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