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格物致知中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致”是“求得”的意思。所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还有一种意思是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但一般是用第一种意思。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格物致知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最早是东汉郑玄作出了注解,之后是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南宋朱熹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
谢谢邀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首先要了解一下王阳明是个什么人物再论!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答问和书信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论述的非常清楚。
他发明了古本《大学》宗旨并主张“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这就是格物的由来!
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知行合一来说,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个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行动。知就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
总之,知行行动不可分开,有知才有行,有行便有知,而知和行为一体,只有一个,那就是良知定能,而知行的行动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致良知。
比如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是尽孝是良知,敬就是敬父母的行为,孝敬就是知行合一的行动。格物就是孝敬父母是否真正在良心,本身行动就可以得到证明,也就是格物致知。
以上论述,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意思,也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本质!用当今社会推崇的唯物论观点来说,知行就是一个现象,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确实不是阳明先生提的,但阳明先生的学问却由“格物致知”而来。“格物致知”的理论在北宋经朱熹、程颐等人的宣讲而发扬光大,被称“程朱理学”,其主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到了明朝,发生了件好笑的事,太祖朱元璋在修家谱的时候,把他们老朱家和朱熹扯上了关系,说自己是朱熹的后人,并尊朱熹学说为《四书》的唯一权威解释,由官方给予认证。于是“格物致知”在明朝得到了彻底的***展。
五代末期,出了一个有名的神仙,叫陈抟,他的***叫穆修,而穆修的***叫周敦颐,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北宋写出了《爱莲说》的那个大牛人,提出天道、人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诚"字是思想的核心,他还写出了《太极图说》,由太极生无极,由无极到阴阳五行,最终奠定了宇宙论的基础,太深奥了,不明觉厉,这些字分开我都知道,合在一起就有点蒙圈,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的精神,对客观的事物(包括人事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准确的、系统的认识、理解和研究。***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事上磨炼。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学习和修养的渐进过程,格物致知是基础的基础。可是自从儒家思想一统江湖之后,格物致知这件事基本上就没了。
历经千辛万苦,“虚度”十九年光阴的王守仁寻遍了天涯海角,终于找寻到了那个神秘的“理”。原来答案一直就在他的身边,如此明了,如此简单,从未离开过存天理,去人欲?不,不是的!天理即是人欲。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