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近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期刊在京举办2024年二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以下简称六人谈)。本次六人谈特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尚希先生,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海辉先生,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教授,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先生,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固定收益总监衣瑛杰先生,担任发言嘉宾,就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科技以及二季度债券市场投资策略等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交流。中央结算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经济师徐***持。
刘尚希就我国债券市场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加强债市风险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他认为,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得到控制,但存量风险值得关注,还存在债券市场风险和公共风险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要以公共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加强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一是完善体制、创新监管思维模式,加强债券市场风险的协同监管;二是充分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资产定价基准功能;三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适时打造高收益信用债券市场;四是强化信息披露,防范个体风险公共化。
李海辉分享了货币政策抉择及其内在逻辑问题。他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了总量合理增长,融资成本不断下降,汇率继续稳定,兼顾量价、结构和节奏方面的综合平衡,也把握住了国内国际形势的时间窗口,呈现出预期效果。货币政策抉择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是在独立性的基础上增加政策工具箱;二是均衡汇率和市场汇率之间的平衡问题;三是以单一规则和相机抉择为代表的操作选择;四是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边际风险收益不均衡问题,需要找好杠杆与支点,做好“五篇大文章”;五是发挥好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六是要考虑国际政策的协调与博弈。李海辉指出,“五篇大文章”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注重社会效益,与市场化金融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又存在联系。要用市场化的思路对专项金融和重点领域进行支持,只有做好“五篇大文章”,我们的市场化金融才能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
梁正就人工智能赋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了分享。他认为,人工职能(AI)技术的发展再一次引爆生产力革命,促进创造性工作深化分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AI在金融行业可以发挥大规模信息处理的优势。在债券市场领域,国外有金融科技公司推出基于GPT-4的模型BondGPT,已经实现自研语言搜索和债券查询、生成产品推荐等。他建议,金融行业作为强监管领域,应发挥监管优势去探索数据获取、隐私保护、责任分配等方面全新的制度规则,同时积极参与AI国际治理,为国内企业发展争取更大空间。金融行业应积极拥抱AI大模型,用AI重塑行业并加快形成人机协同的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从业人员要积极提高数字与智能素养。梁正指出,我国在金融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场景、相当的技术实力、前沿的创新实践,应发挥创新性引领作用,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张旭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供求面等维度,对近期债券市场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今年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货币政策较有可能稳健中带有宽松特点。债券收益率曲线长端的边际变化基本由投资者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取向的预期所决定。近期经济数据中的积极变化明显增多,货币信贷正在较快增长,资本市场主要指数在快速回升后稳健运行。随着投资者对于经济走势、政策取向的预期逐步扭转,债券重定价的动能在不断累积。
衣瑛杰从一季度债市表现回顾、宏观经济分析,以及二季度债券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享。他认为,一季度行情相对简单,但操作较难。债市总体处于牛市,纯债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中位数在1.16%左右。我国经济体量大,通过发行***债券、加杠杆等方式,能够明显***经济,因此宏观经济保持韧性。他预判,二季度利率债短端将保持相对平稳,但会存在中长期压力,利率债可能会有阶段性调整。债券投资风险偏好应相对稳健。信用债整体策略应以票息策略为主,追求绝对收益。可转债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机会。此外,应关注二季度的经济变化和政策调整。
债市研判六人谈是《债券》期刊的品牌研讨活动。《债券》期刊由中央结算公司于2012年创刊主办,致力于介绍国内外债券市场先进经验和理论成果,传播金融知识和债券市场信息,增进行业宣传与交流,服务中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