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错误也有可取之处,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也是有一些出彩之处的,值得一读。
例如爱情悲剧的艺术描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情节和主要线索。前八十回,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还是萌芽阶段。如何把这个萌芽残忍的“掐掉”,成为了***的关键。正是在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上高鹗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高鹗绘声绘色、逼真鲜活地描写了贾母、王夫人的冷酷凶残,王熙凤的狠毒阴险,贾宝玉的痴迷,林黛玉的愤恨,傻大姐的呆傻等等。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鼓乐声中死去,贾宝玉也终于在苦闷和痛苦中出走。
一对封建叛逆者的爱情,终于以动人心弦的悲剧终结。特别是黛玉香消玉殒与二宝洞房花烛“同步”烘托反衬和强烈对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运用艺术对衬手法成功的典范。
扩展资料: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就象建筑工程一样,《红楼梦》前八十回算主体框架构建成功,且基础牢靠,质量顶极优良,无可挑剔。后四十回属收尾工作,虽装修一般,但过得去,总算大功告成,否则就成半拉子工程了。对红楼梦后四十回,自红问世以来就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续红之作,不说多于牛毛,也巍巍大观了。最近刘大作家还续了一部,据说还是有根有据,把秦可卿祖宗八代都挖掘出来了,可见功夫下得多深。争来争去,好象有点成果了,就是把后四十回的署名由高鄂改为无民氏,改得肯定有理由,我未见到。但我认为,有本事把曹雪芹也改了,因为胡适的一捶定音,虽有点依据,但基本上也是拍脑袋而定的,所以至今争议不休,也在尚待定论之列。这个就不说了。单说这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区別与差距。一是主旨不符,本该家破人亡,一败塗地,封建大厦顷覆。它却兰桂齐芳,来个大团圆,皆大欢喜。二是文笔差距,这是最主要的。前八十回妙笔生花,风华毕露,其文其才堪称绝唱,无与伦比。后四十回当然也写得不错,一般人也不够这水平,但与前八十回还是差距不小。但总算完篇对得起《红楼梦》了。中国能有一本书成为学问恐怕仅此一家了。恳请红学家们在百花齐放中,还需谨慎一点,在沒有绝对根据绝对把握下,不要轻易否定前人研究的成果,如否定高鄂署名就值得高榷,对那些约定宿成,读者耳熟能详的情节与文字更要慎之又慎,不要标新立意而伤害《红楼梦》。
一般怎么评价《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女性作家张爱玲评价过。
“红学家”周汝昌评价过。
“红学家”胡适俞平伯评价过。
鲁迅先生评价过。
……
各有优长。
咱滥竽充数,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感受。
《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衔接不自然,这是与《吴氏石头记增删测评本后28回》对比而说。
《红楼梦》后四十回行文,不如《吴氏石头记增删测评本后28回》自然流畅,书中情节人物命运明显有改动。
首先说结论,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鹗功德无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后面四十回的《红楼梦》会能够入选“四大名著”——没有一个完整的版本,《红楼梦》恐怕早就如同一朵小小的浪花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高鶚,也是名头不小 ,进士出身;翰林院伺读,中举以后和程伟元(出钱搜集《红楼梦》残稿) 抄写、誊印合作完成了全书。
毋庸置疑 ,后四十回基本符合曹雪芹原著的精神,即《红楼梦》以悲剧的形式结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落得个白茫茫一片。
第二,和前面曹雪芹写的深度和广度一样,续书也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白了,在两个部分之间,基本上完成了无缝对接(没人告诉你,很难看得出这是续写的)
第三,续书后四十回在艺术成就上和曹雪芹当然不能相比,但是与其它续写《红楼梦》的相比,显然又甩了几条街。
后四十回写贾府败落,大故迭起,扣人心弦。宝钗婚、黛玉死、这样描写的艺术表现确实不俗;有人说后四十回对贾母的描写过于刻薄,不如曹雪芹原著的含蓄,其实原著中写贾母纵容凤姐 曹雪芹也是不赞同的。
要说败笔也不是没有。续书最大的败笔是“思想性”。与高鹗将前八十回中猛烈抨击***和儒家***的内容洗白了。
后四十回来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 兴”的尾巴,为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进行了“整容术”,这一点是不符合原著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