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人后尘典故,步人后尘典故出自哪里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11-13 1 0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谁给解答一下出处和深意?

这是两句回复当时中国文学界对前人的质疑的,要搞懂这两句的意思要看上下文,全句是这样的: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晒未休,

步人后尘典故,步人后尘典故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意思是: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王杨卢骆的文章,但等你们这些人死亡后,名字全部被人忘了,也阻止不了他们的声名,他们的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常流.

步人后尘典故,步人后尘典故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杨卢骆指的是初唐四杰——中国唐代初年著名的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他们的很多名作直到今天还是耳熟能详的,不是吗?

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这句话的意思: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步人后尘典故,步人后尘典故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这,则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萎弱了。


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庾信总结了六朝文学的成就,特别是他那句式整齐、音律谐和的诗歌以及用诗的语言写的抒情小赋,对唐代的律诗、乐府歌行和骈体文,都起有直接的先导作用。在唐人的心目中,他是距离唐代较近的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因而是非毁誉也就容易集中到他的身上。

至于初唐四杰,虽不满于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但他们主要的贡献,则是在于对六朝艺术技巧的继承和发展、今体诗体制的建立和巩固。而这,也就成了“好古遗近”者所谓“劣于汉魏近***”的攻击的口实。如何评价庾信和四杰,是当时诗坛上论争的焦点所在。于是,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创作了《戏为六绝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出自诗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诗文有他们当时的风格,评论者对他们的讥笑是无休止的。你们的妄评不过是过眼云烟,毫不影响四杰诗文如滔滔江水万古奔流。

  •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初步扭转了当时的文学风气。他们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七言与五言诗更规范化。
  • 他们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也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然会受到守旧派的攻击。而杜甫更是挺身而出,用新体裁的诗文力挺四杰,强有力的反抗那些只会讥笑、轻薄四杰的守旧文人。

这其实是很常见也必定会经历的一种情况,但凡推陈出新,都会受到质疑与抵抗,不可能一帆风顺。

  • 举个最熟悉的例子,戊戌变法不用我过多解释了吧,政治上的维新显然更加的惨烈,遭受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攻击那么简单,六君子的牺牲也在所难免。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能涌现出千千万万的“杜甫”,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当然了,政治改革更为复杂,我只是表明一下这种态度。

  • 其实,放自己身上也是一样,我也经常作为键盘侠而耻笑他人的行为及言语,总认为那些看似低俗、无聊的搞笑***简直是脑残之极,不值一提,但是,人家确实受到了好多人的认可,人家确实出了名,人家确实收获了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
  • 再说个更为明显的例子,马云的成功,不也是这样,他刚开始做电商有几个人看好?他变革人们的购物方式又受到了多大的质疑与耻笑?但是,他在团队及朋友的支持下走了过来,这就是成功。

初唐四杰的诗文,如果没有杜甫这扬的支持者,很难快速的传播及发扬。

这是两句唐诗,出自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是盛唐时期的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而且他与李白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两个人都代表了唐诗最高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也都是脍炙人口,尤其是杜甫的诗,每一首都别具一格,可能初读的时候会觉得很一般,可是他往往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还有感伤之怀,全部融入进作品中,也就令作品更加的厚重。

当然杜甫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那就是他骨子里的家国情怀,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始终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这也正是杜甫之所以能够在这一千多年来,一直感动我们的原因,读他的作品,最是能够感受到人世间的无奈,还有对于现实的忧愁。

杜甫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可是他并没有过多的描写自身的悲痛,而是把仅有的一丁点爱全部给予了更需要关怀的普通民众。杜甫这种家国情怀,还有关怀之情,也是他作品的特色。那这首《戏为六绝句·其二》正是为“初唐四杰”打抱不平,当时有很多的文人,认为“初唐四杰”徒有虚名,作品根本不值得一读,杜甫知道了之后很是气愤,于是写了这么一首诗来反驳。

如果对于文学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初唐时期有四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他们也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由于他们的文风很华丽,一直被受争议,可是杜甫不这么认为,而是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认为他们的作品一定是会流芳百世,所以在这首诗中,他更多的还是告诉了世人,千万不要去嘲笑“初唐四杰”,他们的作品一定是会永垂不朽。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