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可以说一说李自成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大将军,做事很有胆识,一次,他带领大军攻打一座城池,城池很强大,但是李自成不放弃,他从城外挖了一个隧道,城内守军也没有发现,之后,他用很大的斧头劈开城门,突然袭入,最后大胜。
因此,“班门弄斧”就成了一个成语,比喻认真分析事物,冒险创新,以及不畏强敌,能够取得大胜利。
故事是: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个成语,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比喻在行家面前表现自己,自不量力,在鲁班面前搬弄斧子,鲁班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木工手艺非常好,有个不自量力的人在鲁班家门口夸夸其谈说自己手艺如何如何好,后来知道那是鲁班的家,羞愧难当,和后来的关公面前耍大刀都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