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的故事

tamoadmin 成语推荐 2024-10-31 3 0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与什么神话传说或奇思妙想有关?

出自《庄子》,东海之鳖,谓埳井之蛙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涯不减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埳井之蛙当然不知道海洋的壮阔,而只知道淡水中的土鳖。它们目光如豆,心胸狭隘。

晋代潘尼《鳖赋》有云:“有东海之巨鳖,乃负山而吞舟。”

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是***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写的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飞天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梦想,或者说是人类都有的梦想。这句是针对的并非某一特定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而是在反映古人对探索宇宙,探索大自然的一种热情和主动的态度。他们想要发掘更广阔的天地,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像是《庄子》里面的逍遥。

首先这句话其实是一句诗,它出自***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诗如下:

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瓮中捉鳖的典故讲的是谁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在诗中这句诗的意思是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表达了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魄,同时也以此来表现出了中华儿女的凌云壮志。

其实这里的九天揽月同样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一句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如果真要说它和神话传说扯上关系,那么唯一有点关系的就是嫦娥奔月。

最后这句诗也是诗人当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一种遐想,可以说现在已经基本实现,神舟九号登月,蛟龙号下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应该说这句诗与神话传说没有很密切的关系,也不算是奇思妙想。但上天揽月是有出处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捉鳖”这词我们平常经常以“瓮中捉鳖”来表达得心应手的自信,能下洋捉鳖更是自信满满。

本诗句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的满怀自信,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很推崇。***不是还有一句诗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吗,同样都是很自信的表达。

用“九”与“五”两个字相对应,是因为这俩字合在一起是九五的意思,九五至尊啊,这样显得有气派,“天”与“洋”相对应有上天入地的豪迈。

总之,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豪情万丈的自信。至于字词的结合,那就是一种艺术了。

以上是个人的拙见,有不同观点,欢迎指正!

飞天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梦想,或者说是人类都有的梦想。这句是针对的并非某一特定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而是在反映古人对探索宇宙,探索大自然的一种热情和主动的态度。他们想要发掘更广阔的天地,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像是《庄子》里面的逍遥。

瓮中捉鳖是什么***?

源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叫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北宋末年,梁山好汉在山东起义,拥戴宋江为首领。起义军纪律严明,杀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屡屡挫败朝廷派来讨伐的军队,声威震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

  在离梁山泊大寨不远的山下,有个杏花庄。庄上有个小酒店,开酒店的老汉叫王林,家中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名唤满堂娇。满堂娇出落得美丽动人尚未许配人家,与老汉相依为命。父女俩虽不富裕,日子倒也过得平静。

  有一天,两个地痞流氓窜来酒店喝酒。酒足饭饱后,不但不付酒钱,还对年轻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强行将她抢走。老汉被一脚踢翻在地。两个恶汉嘿嘿冷笑几声,说道:“俺们是梁山好汉宋江和鲁智深,你敢不从?!这小娘子陪我们玩两天就回来,你如声张出去,小心老命!”说罢扬长而去。

  正当老汉悲愤欲绝的时候,梁山好汉李逵路过酒店。听说宋江和鲁智深干下这等伤天害理的事,生性耿直的他怒火中烧,决心上山找宋江和鲁智深算帐。

  李逵急冲冲赶回山寨,大闹忠义堂,手提板斧要砍梁山大旗,并逼着宋江和鲁智深下山与老汉对质。当李逵知道错怪了宋江后,羞愧万分,命人将自己捆绑起来,向宋江赔罪。

  这时,老汉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报告,说那两个恶汉又来了,被他灌醉后在店里酣睡。李逵兴奋地说:“来得正好,看老子瓮中捉鳖,收拾这两个坏蛋!”

  李逵手提板斧,叫老汉前面带路,火速下山,终于除掉了这两个冒充梁山好汉、败坏梁山名声的地痞流氓。

  “瓮中捉鳖”的成语便来源于李逵之言:“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瓮中捉鳖,指的是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比喻捕捉的对象绝对逃不掉,一伸手就能捉到,形容很有把握!

关于孔子父母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说来听听?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好玩有趣又有料!

孔子的爸爸叔梁纥是鲁国的“大力水手”!

孔氏家族避难逃到鲁国成为移民,历经了六代。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做过县长,很显然,孔氏家族已经取得了鲁国的“绿卡”,可以名正言顺地在鲁国生活了。

孔子的祖父伯夏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人,但伯夏的儿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历史上的名气却很大,著名史书《左传》就两次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在《左传》中,叔梁纥天生神力,是鲁国版的“大力水手”,比美国版的“波比”更胜一筹。因为叔梁纥根本不需要在危急时刻吃一把菠菜,他靠着自己的勇猛,于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易如反掌,武功修为已臻化境,我很怀疑金庸先生笔下的南院大王萧峰,就是按照孔子老爸的形象私人定制的。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晋国国君以霸主身份率领各国联军,进攻一个叫逼阳小国,逼阳国在今天江苏省邳州市附近。可能你听着有些纳闷,怎么堂堂的西方大国晋国要兴师动众,组织多国联军来进攻一个小国呢?

春秋时期,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很多国家。“丛林法则”在那个时代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大欺小虽然不合道义,但符合“大鱼吃小鱼”的现实规律。大国的国君们每天只思考两件事,一是什么时候才能称霸,另一个是今天去欺负哪个小国;小国的国君们每天也在思考两件事,一是要不要抵抗的问题,二是往哪里逃的问题。反正整天打来打去,结果是,“争野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意思是说,交战双方争夺田野,死人堆满了田野。争夺城市,死人堆满了城市。所以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没有符合正义的战争。

叔梁纥参加了鲁国的军队,一起围攻逼阳城。逼阳守军显然精通兵法,熟练掌握了“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计”。他们在联军攻进逼阳城后,先是以攻为守,出城袭击了鲁国军队的粮草,然后再放下闸门,将进城的联军部队围住,以便“关门打狗”来个“瓮中捉鳖”。叔梁纥识破此计,危机时刻电光火石般赶到,在闸门关闭之前,用一招“霸王举鼎”将闸门举起,让进城的将士成功撤出。

七年以后,鲁襄公十七年(前556年),齐国入侵鲁国,包围了鲁国的防邑。当时城内有臧纥、臧畴和臧贾等一帮大官,眼看着齐军就要兵临城下城破人亡了,叔梁纥连夜组织了敢死队,亲自率领他们成功突破了齐军的包围圈,将臧纥送至安全地带,又回头冲进包围圈,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城里坚守城池。齐军攻城多日不下,只好撤兵。从这两次光荣的事迹来看,叔梁纥不仅身怀绝技,更重要的是他有勇有谋,对祖国忠心耿耿,这些优秀的品质,必将通过强大的基因,传承给自己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