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诗词的最后一个字就是下一句的第一个字是“顶真诗”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不过顶针诗应该看的就比较少了,古人作诗的时候非常忌讳诗中字的重复,因为这样就会使得诗歌失去自身的美感,但是却有一种很令人诧异咋舌的诗歌——顶针诗却能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一席之地。
顶针
诗其实是一种修辞手法
,顶针诗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联珠诗”,主要意思就是说在一首诗歌里面,用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词的开头,也使这首诗词能够看出来是上下递补,***取“顶针”的修辞手法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诗人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了进去,用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真是惟妙惟肖啊!
每一句诗词的最后一个字就是下一句的第一个字是“顶真诗”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
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解释: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出自唐代诗人的秦韬玉的一首 《贫女》。
解释:我家中贫困自小就没见过绫罗绸缎,到了婚嫁年龄本应是媒人踏破门槛的时候却没有媒人上门,想请媒人帮介绍却更加暗自伤心。有谁喜爱我这种不合时宜的传统打扮呢?大家都喜欢现下流行的“俭妆”。虽然我心灵手巧,但从不与别人比画眉的的技巧。
在给小朋友讲顶真的时候,我经常把顶真手法比做词语接龙,成语接龙,音乐🎶里的连音。如果在读法上和音乐🎶的连音结合起来,大大加强小朋友记忆,起到提示串联作用。
顶真又称顶针、联珠、蝉联,我常给小朋友解释就是像一根的绣花针头和尾相接起来,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这样的句子环环相扣,紧凑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
在古诗里碰到顶真手法的句子时,我就会特别提醒小朋友,前后环环扣起来,连起来,连音,音乐里的连音。这样小朋友背诵记忆起来特别快,不仅可以加强记忆,还可以起到提示作用。
古诗词里的顶真手法举例:
对于大一点的小朋友,学习《木兰诗》时,可以很好地体验顶真手法的特色。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北朝民歌《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北朝民歌《木兰诗》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北朝民歌《木兰诗》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居易《长恨歌》
无名氏《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唐陶渊明《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北魏佚名《木兰诗》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春秋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唐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召令徒必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群英会蒋干中计》)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