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师必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在围攻敌人的时候,必须要留下空隙,给敌人逃脱的机会。也可以解释为进行任何事情都需要留有余地,不要做得过于死板和僵硬。
这个成语来源于《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围师必阙,以待敌之自困。” 意思是说,在围攻敌人时,必须留下一个空隙,让敌人感觉到可以逃脱,引诱他们走进这个空隙,然后再进行攻击。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上,表示应该保留一些余地或退路,以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错误或失误。
包围一座城要留下一个缺口
“围城必阙”即“围师必缺”,意思是,包围一座城要留下一个缺口,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
这是《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原文是,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围三阙:是用兵打仗的原则之一,意思是攻城的一方在攻击的时候,无论有没有能力全歼敌军,都要给敌军留一条“生路”,也就是说城墙有四个方向,围着三个方向打,留下其中一个方向给敌人逃命,也叫围师必阙。
围三阙一”又同“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意思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
就是将敌方的三个方向围住,剩下的一个方向不安排兵力。如果将敌人四面紧紧住,就会坚定敌方坚守的信心,就会增大我方的伤亡,就会延长作战行动的时间。
预留一条通道,就会坚定敌方逃跑的信心,待敌人脱离坚固的防御工事后,我方再在野战中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