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言而不预,出自《论语·子罕第十三》。原文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不要只说空话,而要言之有据,言之有预见。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不仅要有正确的言辞,还要有明智的预见和判断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论才能有实际的价值和影响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的智慧和品德。
应该是勿谓言之不预也,成语,指把话说在前面,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出自晚清***《官场现形记》的一句名言,原文:“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用通俗话说就是别怪我提前没警告过你。一般指把丑话说在前头,事后别后悔。中国在重大外交***上仅有几次用上这个严厉词语,就是鲜明地表明我们国家的态度,警告那些企图损害我们国家利益之徒,喝令他们收手。
以前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久等来的肯定是雷霆万钧,雷霆咆哮。如今还用这句话,但是却迟迟不见行动的话,就有点让人觉得只是说说而已。但是我还是希望看到最好的结果[加油]
勿谓言之不预,是历代伟人对敌人开战前严历的警告,意思说,再不回改或投降,我要削你啦,届时,别说我没告诉你。那时都是言心信,行必果,用了四次,都***地教训了敌人,可现在被这些人空喊了十几遍了,仍然无动于衷,其威信和份量大打折扣啦。
谓言之不预也,汉语成语,意为“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该成语较早的用例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除“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表述外,还有在“谓”字后插入宾语或省略末尾“也”字(即“勿谓言之不预”)。
出自徐元文的《含经堂集·申饬盐政札》有:“倘旧习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长弊容奸,廉访得真,即白简从事,勿谓言之不预也。所有申饬事宜开列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