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心如刀割、如丧考妣、
一筹莫展、多愁善感、痛定思痛、
惨淡经营、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黯然失色、黯然销魂、忧心忡忡、
悲天悯人、郁郁寡欢、万念俱灰、
垂头丧气、触目伤怀、死去活来、
撕心裂肺、黯然神伤、惨不忍睹、
欲哭无泪、切肤之痛、心烦意乱、
以泪洗面、肝肠寸断、惨无人道、
捶胸顿足、痛不欲生、泪流满面
泣不成声、闷闷不乐、呼天抢地、
椎心泣血、悲痛欲绝、
构怨伤化、伤夷折衄、物伤其类、恶语伤人、养虎伤身、霸陵伤别、不伤脾胃、触景伤怀、痛心伤臆、死伤相枕、虫龁鼠伤、五痨七伤、伤弓之鸟、有伤风化、枯耘伤岁、以养伤身
多愁善感、感人肺腑、感恩戴德、感激不尽、感慨万千、感情用事、感同身受、百感交集、感今思昔、忠驱义感、霜露之感、感旧之哀
情凄意切
拼音:qíng qī yì qiè
解释:谓心境十分悲伤。
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惊,你这里情凄意切。”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感情。
三十万大军,只活着回来2700人!
隋炀帝杨广除了是暴君外,还有学霸和文艺青年的身份。
他编写有三十卷著作,内容涵盖各个方面,此外隋炀帝还一度很嚣张地对手下的文官大佬们邀战,称就算是以文章选天子自己也能胜任。
隋炀帝在政治制度和地缘政治上确实有超前的眼光,远征高句丽就是他眼光超前的最好证明。
不过也正是因为隋炀帝的天赋太高,他总是认为天下事按照他的指示办就没错,下属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悍然开动了隋朝人破家动员远征的模式。
隋朝当年户口总数890万户,他一口气就动员了1133800人,然后还把上百万青壮年变成民工,仅仅被征的运粮民夫就超过60万,此外还有数十万人运送军器,隋朝的动员能力达到了四户一丁的极限状态。
这次动员为期四年,而把兵力投放到辽东的时间也达到了近一年。
隋炀帝在611年四月十五到达涿郡,到612年正月初二才开始进攻辽东,三月十四才来到辽河西岸。
在很多人看来,高句丽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很小的国家,而这就是对于高句丽最大的误解!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
高句丽极盛时期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部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而据耿铁华先生在《中国高句丽史》一书中所统计得出的高句丽的常备军队是60万人左右,这样的军队数量可是大国风范了啊!因此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弱小的高句丽其实一点儿也不弱!而更为可怕的是这个国家还在继续壮***展,因此志在威服四夷的隋炀帝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国家继续发展下去。
(高句丽疆域图)
而之所以说高句丽欠揍,则是因为和其他小国臣服于中原王朝不同的是,高句丽不但不臣服,还多次主动挑衅中原王朝,而又多次被揍趴下。
到了隋文帝时期就曾挑衅隋朝,后被30万隋军所慑服。而到了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在北巡突厥启民可汗大营时,遇到了高丽使者,隋炀帝命使者转告高句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句丽国土。而高句丽国王闻报甚为恐惧,因此一直未前来。终于在611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遵臣礼为由,发动了对高句丽的征服战争!
一、隋炀帝的学霸加持起了严重的反作用
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出征在外多是由皇帝授予高度自由的统领权,以随机应变,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
(隋炀帝剧照)
而隋炀帝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战功,因此他将隋军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互相通报,且不许独自进军,而且军事进攻都要先上奏隋炀帝,然后等待命令。隋炀帝这样的行为严重掣肘了将领的行动。
同时,隋炀帝还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纳降,不许继续进攻。因此每当要攻陷城池的时候,高句丽军队就声称投降,隋军碍于隋炀帝的命令而不敢进攻,只能上奏隋炀帝等待命令。然而狡猾的高句丽军队却趁这个机会组织防御,准备再次抵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情况居然反复出现了多次,隋炀帝都没有醒悟。如此儿戏,隋军又焉能不败呢!
二、高句丽城池多坚固
高句丽领土包括我国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其中在辽东丘陵当中围绕河谷和道路,遍布山城要塞近200个,而在朝鲜北部的群山当中,也有数不胜数的要塞!凭借这些要塞,高句丽就非常难以攻打了。
(隋军征讨高句丽路线图)
这当然还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局限的。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这对表叔侄都先后远征高句丽而不胜,隋炀帝更倒霉,三次远征直接导致国内矛盾严重爆发,更因此而失去***。李世民远征高句丽而不胜,成为这位千古明君至死也无法释怀的遗憾。然而,连续挫败两位天子进攻的高句丽,最后却灭亡在了有“稚奴”之称的唐高宗李治手上,说来也是天意。而隋唐两代天子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如下:
1.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虽然隋唐军队人数浩大,但是对于后勤给养的要求太高,特别是硬件方面对于东北恶劣天气的抵抗非常有限。以至于隋代有“勿向辽东浪死歌”,也就是说前往辽东很多时候不是战死而是白白死去。
2. 指挥不当,安排不周,目的不明。这是隋唐两代的通病。到底东征高句丽是为了讨伐高句丽还是吞并高句丽,两代人都没有明确。所以,兵力的进攻不能确定固有的攻击目标。战略上的不明确必然造成战术上的混乱。尤其是唐代,唐代攻打突厥时,战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直指敌人的心脏——颉利可汗所在地,而这一目标也被出色地完成了。但是,在攻打高句丽时,唐太宗将过多的兵力放在剪除羽翼的工作上,从而陷入了泥潭。
3. 高句丽国内同仇敌忾,唐高宗能够击败高句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高句丽内乱,泉男生,泉献诚父子投降充任向导,唐朝才可以一鼓作气攻下高句丽。从历史上看来,朝鲜半岛之地确实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山多复杂,道路艰难,所以只要是外来势力硬拼很难不造成损伤。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收复辽东地区就不在前进的一个原因。
4. 隋炀帝时期的国家内部耗损已经很大,老百姓为了避免前赴辽东,甚至不惜砸断手脚充残疾来躲避兵役。一些有才华的军官更是逃离中央依附地方势力,长孙无忌的叔叔长孙顺德就是一例。
所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可以说是内外交困的缘故,也是由于他本人对于国内外的具体实情缺乏清晰而准确的判断导致的。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1] 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 [2] ,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唐初使节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3]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他在出征高句丽前曾说过:“勿遗子孙忧”从这儿我们就可以看出杨广此次出征的目的和历史上大部分的开国之君一样,他们都想为后世子孙剪除威胁,扫平障碍。可惜他的操作有点太急了,第一次出征杨广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样死板的战术战法能赢才怪。隋军第二次北上行至半路后院起火了,大贵族杨玄感举兵造反,仗没打成。平定了杨玄感还没怎么休整,杨广再次挥兵北上,而此时的国内早已千疮百孔、百姓不安、门阀不稳了,流民四起、起义不断,所以也没实质性的打下去,只是最后迫降要了个名头。
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张: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第三是***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第四是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哲学,来自于他齐万物的相对主义哲学。那么,庄子的齐物哲学,到底包含了哪些相对主义因素呢?
其实,庄子承认万物之间存在差异,但庄子认为那是表面上,事物有大小、远近、彼此、善恶,是非、美丑,成败、穷达等区别,但这些区别,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评价标准是人为的,不可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