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玉言是一种形容人说话有分量、有分寸、有说服力的成语。
其故事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张良的智者,他曾经拜访过项羽,向项羽建议了一些策略,但是项羽并不相信他。
后来,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被困,张良再次前来劝说,项羽终于听从了他的建议,成功突围。
此后,项羽对张良十分信任,称他为“金口玉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有分寸,有说服力,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金口玉言”出自晋代夏侯湛的《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金口玉言的意思是像金玉一样珍贵的言语,以前是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比喻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后来也多指不能改变的。
金口玉言是指说的话非常有分量、有说服力、有权威性。
其典故来自于《左传》,公元前573年鲁国将军管仲与齐国的盖聂会面商议盟约,齐国想借口南阳之役拒绝结盟。
管仲当即以言辞深刻、郑重其事的态度说服盖聂,最终达成了盟约。
后人就称其为“金口玉言”。
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的人的赞誉。
「金口玉言」一词的典故源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当时孔子教授门徒们学习《诗经》。
有一天门下***子路请教孔子对于如何施政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这个问题。
孔子回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子路听后不明白,孔子就用一种让人无法忘记的言辞和音韵,再次重复了一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后来就演变成了「金口玉言」,意为口才超群、言辞高妙、充满智慧的话语。
金口玉言,旧时是指皇帝说的话,现在却是用来讽刺,说出口但是不能改变的话。
有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它是讲:
当初周成王年纪尚小,周公辅政的时候,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叔虞在后花园玩耍,成王捡到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拿着说:“我以此封你。”
在旁边的史官赶紧记录下:成王封叔虞。周公看到后说:“网上分封弟弟,那么明天我准备举行典礼。”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周公说:“作为君主,没有无故的举动,不应该有开玩笑的话,一旦说了,就一定要做到。”
于是成王把应县封给了叔虞,在这以后成王终生不敢再有戏言,说的话,一定都会做到,后来的帝王们也以此为鉴,说到做到,就被称之为金口玉言。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解 释:原指皇帝说的话,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威性的话。现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含讽刺意味)。
金口玉言/出处
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
[拼音][jīn kǒu yù yán]
[释义]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