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我是自然喜欢的。虽然高峰时期不在,但是很多诗词歌赋,名篇佳作,依然可以熟练背诵。
古文,我理解,应该是民国白话文推广以前的诗词歌赋,经子史集。
古文言简意赅,尤其有些里面的对仗,平仄,韵律,化典……朗朗上口的同时,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不能丢掉。我们不厚古薄今,更不能厚今薄古。坚定文化自信,古典文学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实情况,古文的推广与重视,写作和传承,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喜欢,因为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流传千古的文章我们了解古人是怎样生活的,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帝王将相是如何成长,又是如何取得成功,还还了解到如何用人的。
从文章的语言上来讲,读起来朗朗上口。像《出师表》读起来感情真挚,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和自己的孩子谈话一样。想想古人真是伟大,创造了如此优秀的文章。从小读这样的文章,知道了古人的忠君爱国思想,懂得了古人的感恩。我们是一脉相承的,在此基础上学习成长。
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只有继承和发扬从中吸收养分,才能激发优秀的民族自豪感。沿着前人给我们趟来的路,我们一路思索一路前行。中华民族的古人能创造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很喜欢,古诗词里有表达不尽的言意,言简并不见得意浅,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可以让人回味无穷,意思似在言里又似在言外,而现代汉语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例如:李清照的"瘦"字可以活生生的体现她思念的憔悴,可以体现昨夜风雨的情景!再如有很经典的说愁的诗:
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
总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好处:
1、可以陶冶情操,
2、可以找寻古代人的生活足迹、了解古代的生活,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道德。
3、可以在喧嚣的现代生活里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4、可以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顺便吟上几句,以显示自身的高素质和修养。
5、可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
6、可以使自己多增加一门学识,多懂好几种文化,多学一门语言,多一项技能。
我是麦初齐,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
对于古文,我是爱恨交加,爱的是文化,恨得有些难。
古文,我所理解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里面包括诗歌、文言文、古典名著和文学资料等。在我的认知里,古文之于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学习提升、熟练掌握、欣赏分析以及文化传承,接下来我们具体说一下我的理解。
从我们接触到的诗歌算起,我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接触古文了,只是知道它的韵律优美,但是美在哪里不得而知;后来我们接触到文言文,学习历史名篇却是仅限于考试大纲,从实词虚词开始学习,反正那是我的一段痛苦的回忆,但是当我再去读古典文学和其他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知识储备不足,需要更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开启古文化之旅。
在读古文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篇幅不长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是几倍的文字数量,这让我体会到当初老师说的古人写的好文章,追求加一字多余少一字不足的境界。再看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废话连篇,洋洋洒洒几百字就相当于一句话,没有干货,对自己的文字和读者丝毫不负责。在古文里你被这种精神所感化,也会字字珠玑。
古人有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要博览群书,在不觉间就有书香门第的那种书卷气质,也可以说儒雅,但不是老学究,毕竟我们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在学习的;当然,人们也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读古文可以学到所谓轮回的知识,不会目光短浅,可以借古喻今。
初次接触你尚不知道美在何处,当你了解古人的生活背景和诗人所创作的当时情景,有种身临其境解读他要传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这时候你就发现你有了对美的鉴赏和分析的能力。何以为世人传颂,何以可以成为名著,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你的修养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
这是最后的一个层次了,当你融会贯通了,就到了你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你可以针砭时弊,对于古往今来的思想做出评判,著书立说告诉世人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文化传承的价值不是你会了多少,而是你为后世之人留下了多少。你的一家之言就是后人的参考,才是真正的发扬国光的事情。
喜不喜欢古文,在你认识到它的价值之后再说的,我觉得每个人都该喜欢但也是要量力而行,做学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但是要尽量让自己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