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开局天下大乱落草为寇,开局盘点十大昏君 ***

tamoadmin 成语查询 2024-09-06 5 0

丞相萧何死后,大力推荐曹参为相,为何不是陈平?

关于西汉丞相的任职,其实早在刘邦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内定好了。

当初刘邦躺在床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吕后问他,丞相萧何百年之后,谁来当丞相比较合适呢?

刘邦的回答是曹参。然后吕后说,那曹参之后呢?

昏君开局天下大乱落草为寇,开局盘点十大昏君 小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邦说陈平可以,但是,陈平不能独自担当如此大任,让他和王陵一起就可以了。

吕后又问刘邦,那陈平、王陵之后呢?

刘邦说,那时候说不定你也不再了,这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了。

昏君开局天下大乱落草为寇,开局盘点十大昏君 小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刘邦为什么推举曹参做萧何之后的丞相,又为什么说陈平不能独当大任呢?

这就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眼光了。

萧何之后的曹参确实是合适人选,刘邦之所以推举他,是因为他在齐国,担任刘肥的丞相的时候,把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齐国还一度成为了全国最富有的地方。

昏君开局天下大乱落草为寇,开局盘点十大昏君 小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曹参接替萧何的位置,绝不是因为萧何的推荐。曹参是外戚与功臣集团联合推选出来的代表人物,曹参作为相国的地位,是谁也无力动摇的。

在萧何快要去世之前,作为外戚的代表人物吕后就直接告诉众人:她在刘邦临死前曾问过刘邦,萧何死后,谁可以继承相国之位。刘邦说了,是曹参!

虽然说,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不会太高。因为,刘邦的这个遗言包含两个致命的硬伤:

一是刘邦在临死之前,就知道萧何一定会死在曹参之前,这也太神了吧!如果说曹参的年龄比萧何小很多,那也说得过去,但问题是萧何和曹参的年龄都差不多大,而曹参常年征战身创七十余伤,他在萧何之前去世,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情。

第二,刘邦说萧何死后,曹参可以继任;曹参死后,王陵可以继任。这就更不可思议。因为,王陵出道比刘邦还要早,刘邦刚开始混的时候还给王陵当过小弟,王陵的年龄明显要远大于萧何、曹参。刘邦不是上帝,他怎么可能知道,王陵会死在萧何、曹参的前面呢?

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刘邦遗言的真实性实际上是非常低。但是,不论这件事是真或是***,它主要透露的内意思,就是吕后只认可曹参继承萧何的地位,其他人想就别想了。

另一方面,萧何作为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深思熟虑的,换句话说,他在临终之前推选曹参继承自己的地位,绝不是头脑发热擅自做主,他必然是和功臣集团集体商量之后做出的决定。 因为,萧何的继承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这个人必须能够代表功臣集团的利益,并且其资历和能力能够让功臣集团里面的所有人都信服,否则即便他上去恐怕也很难坐稳位置。

二是必须让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无话可说,否则两个利益集团的观点要是不能达成一致,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冲突和火并,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刘邦病重以后,他自觉不久于人世,亲自安排了此后的丞相人选次序,《史记》载:

刘邦没有说为什么要让曹参接任相位的原因,但是他说了陈平的不足,那就是难当大任,也就是说陈平没有足够的威望,或者说平衡各方的能力。

反过来我们就可以推出,曹参是符合作为一个丞相的标准的。

为什么呢?

1、亲近程度

曹参跟陈平相比更是刘邦中心可托的的心腹,萧何和曹参都是沛县人,都是刘邦的老乡,也就是自己人。而且在当时曹参任沛县狱掾,而萧何为主吏,他们当时的关系就特别好,曹参也是当初最先推举刘邦为沛公的心腹之一。

2、有过当丞相的经历

曹参在高祖二年就以“***左丞相”(即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北进关中,开始率领汉军出征。当时汉军在北方开疆拓土的就是韩信和曹参,在攻破赵国后,韩信被任命为相国,东进击齐,曹参以右丞相作韩信的副手,同时也制约韩信。总之在战时,曹参的官位就已经做到了丞相。

提起萧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起初只是沛县的一个小小的县吏,后来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可以说是刘邦夺得天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人物。当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时,别人都在搜刮珠宝和银子,只有萧何一人专门收集秦***律令、户籍、档案、图书,从而掌握的全国的地理分布,人口分布及民生情况。

当刘邦封为汉王之后,萧何自然就成为了丞相。楚汉战争期间,萧何专门从事管理后勤工作,由于对全国地理分布了如指掌,故他的后勤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汉军在前方杀敌,萧何则在后方提供物资且从未有过失误。这也多亏当时他在秦皇宫收集的资料,他以此作为参考,从而能进行精准分析。

刘邦去世后,萧何也在不久后去世。在萧何去世前,汉惠帝刘盈来询问了萧何心中适合做下一任宰相的人选,当时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武将出身并且与萧何有过过节的曹参,另一个则是刘邦重要的谋臣陈平。而萧何推荐了曹参,并不是陈平,这究竟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曹参和陈平究竟何许人也,这两人与萧何究竟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曹参和萧何是同乡并且是同事,两人算的上关系比较好的。曹参是武将出身,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但后来汉高祖刘邦在序定功臣时,却将管理后勤的萧何列为第一,曹参非常不服气,于是从此与萧何势不两立。

陈平则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善于使用阴谋诡计,尤其善用反间计。他曾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使得范增出走并且病死他乡,导致项羽少了一个得力助手。他还在韩信趁刘邦失利之际要求受封***王时,顺水推舟设计韩信为齐王,借此为刘邦争取条件来灭掉项羽,并且智擒了韩信。而后还曾使用妙计巧妙地解决了白登之围。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得谋略家。

这样看来,曹参除了打仗厉害一点以外,明显时陈平更加有智谋,水平也更高,可为什么萧何偏偏就选择了曹参呢?

其一,我们设想一下,***如自己是刘邦和萧何,死后最担心得应该是什么?当然是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不能永固。所以萧何出于为国家的稳定考虑,选择了曹参。因为他知道当时的吕后已经开始慢慢专政了,如果让陈平当丞相,他肯定会向汉惠帝刘盈谏言说应当如何挟制吕后,但当时吕后势力已经很大了。如果汉惠帝接受了陈平的谏言***取措施来制裁吕后,国家肯定会再次发生内乱,他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他不想农民再饱受战乱之苦,也不愿汉高祖刘邦好不容易稳固的江山再起霍乱,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水。

其二,曹参有远见并且不会乱折腾。就是说,萧何了解曹参的性格,他猜到了曹参不会给刘盈谏言说要挟制吕后。事实也正是如此,曹参当上丞相以后,并没有去搞什么大改革,一切都是维持原状,基本上没有什么功绩。但正是这样的做法,不仅后人经常称赞他,当时的吕后也对此十分的满意。甚至人们还称他的做法为“萧规曹随”,意即夸赞他沿用萧何的做法,以此帮助刘盈稳固了江山,圆了刘邦的夙愿。

从萧何选择曹参为相而非陈平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萧何看事情的眼光:任何事情都不能但从眼前所看到的来进行考虑,也并不是说谁适合谁就可以当丞相,更应该从长远的发展上来判断事物的对错。不得不说,萧何确实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