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炳如丹是什么意思,炳炳如丹一片心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热门成语 2024-08-17 4 0

姜维乃不忠不孝卖国求荣之徒,诸葛亮为何重用这等叛徒?

胡三省评姜维: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冀县是甘肃的甘谷县。凉州地方是被曹操平定较晚的。姜维是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时,诣诸葛亮投降的。他本是天水郡的参军,所以要投降,据《三国志》说,是因天水太守疑心他要反叛之故。姜维决不是轻易降敌的人。太守疑心他,他未必无法自明,就要真个降敌。姜维降蜀之后,诸葛亮写信给蒋碗等说他心存汉室,可见姜维本来是要效忠于汉而反魏的。太守疑心他,并没有错。《三国史话·十六》

不能说他卖国求荣,他始终是汉臣,即使投了刘备。刘备的旗号是汉,是正统。

炳炳如丹是什么意思,炳炳如丹一片心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姜维并非不忠不孝卖国之徒,在曹魏被上司怀疑有异心而投奔蜀汉,被诸葛亮所看重,受到重用。

姜维(202一264年)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他原员曹魏的低级官员,被上司怀疑有异心而投奔蜀汉,受到诸葛亮的赏识,逐渐成为蜀汉的军事统帅。他的军事活动,大都继承诸葛亮北伐曹魏、官统一中国的遗志而进行的。但当时的蜀汉,后汉宠信宦黄皓,政治***,国力弱小,根本无力北伐曹魏。所以执政的大将军费祎曾劝告姜维“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但姜维在费祎逝世后,仍然多次出兵伐魏,均无功而返,消耗了蜀汉的国力。因此姜维虽然熟习军事,但未能客观估量敌我双方的实力,劳师无功,不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统帅。姜维忠于蜀汉,在后主投降后,曾想利用钟会叛反,可是兵败被杀,未能成功。

姜维抛弃自己的母亲,领兵攻打自己的家乡凉州。手段之残忍,行为之不齿。姜维虽为小人,但还有利用的价值。

炳炳如丹是什么意思,炳炳如丹一片心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细看史料,就会发现刘备老师卢植的师兄弟郑玄,对姜维影响很大,郑玄这个人喜欢预言,因党锢之祸被禁,待着没事干就遍注群经,终于成为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人称其学说为“郑学”。姜维时常结交一些豪杰讨论“郑学”,暗中还养了些死士,可见心中有大志,绝不是表面上对曹魏忠心耿耿的。

《三国志•姜维传》姜维被马遵抛弃的说法,是存疑的。要知道姜维的父亲姜冏乃是曹魏的忠臣烈士(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 姜维父亲姜冏战死沙场,姜维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最终却是姜维抛弃母亲去了蜀汉。

凉州人姜维告别了亲人和故土,和自己原来的同胞成为了敌人。姜维的母亲悲愤交加,曾经写信想劝他回凉州,不要为了“当阳亭侯”这一空头衔而丢了性命。谁知,姜维恨心回绝母亲,还附了一首杂诗:“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炳炳如丹是什么意思,炳炳如丹一片心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姜维在蜀汉地位很高,也是没有认真研究一二。实际上,雍凉集团在蜀汉备受排挤。所谓的诸葛亮北伐,只不过是在转移蜀汉的内部矛盾罢了

你先入为主就定下了姜维不忠不孝卖国求荣,那还怎么说。

刘备固然可以说不是汉室正统,可是曹魏又算哪门子正统呐,既然不存在所谓正统,也就没有什么不忠卖国的说法。

当是时,蜀汉曹魏并立,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事,和楚汉争霸时韩信从项羽投靠刘邦和当初卫鞅从魏国投靠秦国都一样,没什么本质区别。

而从姜维在蜀汉的表现,其人不贪财好色,亦不算是恋栈权位,最后因为刘禅投降了,他才开剑门关投降钟会,还想着借钟会欲自立而借机恢复蜀汉,最后死于其事,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代人评价一个古人,要站在比较客观,比较能体现其一生的角度去评价,否则就会失于偏颇

姜维为什么会被诸葛亮重用呢?

让我们来看看姜维的生平经历

姜维,早年丧父,从小跟母亲一起长大,长大后在魏国做一个中郎将。在建安六年的时候,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的时候,姜维和梁绪等人去巡查,很多将领得知蜀将来临纷纷投降,于是怀疑姜维也有降汉之意,就把姜维丢下,都跑路去了

姜维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

蜀汉后期的人才极少,造成诸葛亮的倚重

蜀汉中期,诸葛亮深知自己北伐无望,蜀***才极少,而魏延又是其心不忠之人,迫使将此重任转接给姜维

早在前期,诸葛亮就写信给蒋琬,夸赞姜维有胆略,有智慧,这也奠定了后面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时候李福问谁能接手蜀国重任,诸葛亮推荐了蒋琬跟费祎,后面推荐了姜维

姜维九伐中原,兢兢业业,也证明了诸葛亮没看错人,即使在蜀国灭亡之际也是想着复辟,而不是苟且偷生,最终也是死于战乱,享年六十二

最后总结:姜维并是什么不忠不孝之人,更没有卖国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