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yù)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
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出嘴来。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了。
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
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一天、两天不下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
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活,总要饿死!”
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读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