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对三阴三阳是这样的认识,那中医就危在旦夕了!因为诸多的评论尚未一人能道出六经的生化原理,仅仅是随文章猜测而已。关于这方面,《中医溯源》已经揭开了它的实质。
1. 伤寒中几日流转,这个被很多大家认为是他人衍文。作为实践大家的医圣,断不至于胶柱鼓瑟。
2. 伤寒的六经是讲的部位,表-里-半表半里,合上阴阳,而为六经。和内经的六经不是一回事。可能有联系,但是关系不大。
3. 后世很多以内经推演伤寒,错误百出,这个岭南一大家曾有论述。胡希恕也曾有说法。
4. 实践出真知。追究老祖宗的本义,不如以实践医案,以真实数字统计和效果去评估。
而不是一味在这BB。
个人肤浅理解,仅供讨论。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主要从整体上论述了人的经脉气血的运行以及生理病理的变化等问题,主要指导学医者从宏观上总体上进行把握,有指明前进方向的作用。《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将具体的疾病大致归纳为六大类,按疾病类型归结到三阴三阳里面,使之清晰明了,更易为学医者分类学习、记忆以及加深对各类型疾病的认识及用药规律,在临床中更有益于辩证施治、诊断用药、处方加减等等。
比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定义和诊断: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首先,太阳病人的脉是浮的,并且头项强痛而且恶寒;太阳病又分为中风和伤寒:发热、汗出、恶风而且脉缓名为中风;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而且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只要有这一类脉证的,都归结到太阳病的范畴,这样,为学医者的学习、记忆、融会贯通以及举一反三甚至创新提高都很有好处,而且为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正确的诊断、处方用药、随证加减都指出了清晰的路径。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划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四时、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自然规律,根据不同时空条件把阴和阳各自分为三数。
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在定位上:有上下左右之分。在定性上:有阳盛衰之分。在定量上:右太、少、厥、阳明之分。也可说成为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近代医学家继承了仲景所创六经辨证后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为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的简称。根据辨证之法: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诸证,兼容理法方药皆备,形成了一个临床实用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的发展之路铺垫了优良基石!
首先感恩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么大一笔财富《黄帝内经》。内经中三阳三阴是指: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阳为何气,阴为何象呢?这就是老祖宗智 慧!不是随便来的。手六经三阳三阴,足六经三阳三阴,十二经巡行人体全身。每个经后面还加上一个脏和腑的名字,六阳经通脏,六阴经通腑。阳脏就是我们能摸到的,阴腑是骨头包得严严实实的,摸不到,你说古人多有智慧!在人类还不是直立行的时候,就是四肢着地那时候,背向着天为阳,腹向着地为阴,阳经走背,阴经走腹,只有阳明起开阖做用的在腹面经过***。然后这只是现代解剖学能让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而巜黄帝内经》中阳阴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