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中秦是指陕西,晋是指山西
秦晋之好的来历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袁术欲与吕布结亲,派人去徐州见吕布,说了这样一句话:“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我们知道,“秦晋之好”说的是两家联姻,其中“秦晋”则是指春秋时期的秦国和晋国。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成语是形容秦晋两国之间关系有多好。其实不是,“秦晋之好”只是在说两家通过联姻的方式建立关系,而不是指关系的亲密程度。
这段联姻关系,则要从秦穆公说起。秦穆公四年,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也就是太子申生的姐姐。秦穆公十四年,晋惠公之子太子圉(yu)入秦国为质,秦穆公把同宗的女子嫁给了他。秦穆公二十三年,穆公迎重耳(晋文公)入秦,又将同宗女子五人相许。
秦晋之好,这个成泛指两家联姻。这个典故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登上王位前曾十各诸侯国流亡十九年,后来到了三秦国,秦穆公欣赏他的政治抱负,将女儿许配给他。这就是秦晋之好的由来。后来,秦晋两国又多次联姻。
秦国,主要在今陕西省,外加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
晋国,主要在今山西省,外加河北的部分地区。
秦晋之好是春秋时期一个典故。
当时的秦国,是现在地址 陕西大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一带,其中都城咸阳。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开始在今天的山西省南部,后来拓展到包括今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的一部分。 直到战国初期三家分晋,晋国才灭亡了。但秦国一直到统一天下。
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现泛指两家联姻。春秋时代,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当时的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婚姻是带有政治性质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
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元代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秦晋之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秦国和晋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重要的诸侯国,两国之间保持着较为友好的互动和交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国家或团体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之间的友好亲近。
“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泛指两家联姻。该成语源于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的典故,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秦晋之交”:同秦晋之好。指 秦国与晋国关系非常好,古代而过互相通婚。现在泛指 二人交情很深,很好。
由来:
1.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
2.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
3.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
4.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
5.这便是所谓”秦晋之交”。也是“秦晋之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