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
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韦编三绝》是唐代文学家韦应物的一篇散文,其中提到了“韦编三绝”的成语。这个成语指的是同一时代中,一个人在某种艺术或技能方面的三个杰出代表。
故事中的“韦编”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韦应物。据说,当时韦应物在诗歌、散文、文学批评等领域都非常有造诣,因此被誉为“文学大家”。而“三绝”则指的是与他同时代的三位文学巨匠:白居易、元稹和刘禹锡。
这三位文学家在唐代文坛上都享有很高声誉,在不同的文学领域中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白居易以其豪放的诗风著称,元稹则以其洒脱自如的散文闻名,而刘禹锡则以其文笔清新脱俗的诗歌而著称。这三位文学巨匠与韦应物合称“韦编三绝”,成为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指某个领域中的三个杰出代表,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的三个顶尖人物。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成语“韦编三绝”即引自于此。
成语故事
在孔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家境清贫,无法像富家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热爱学习,便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自十五岁开始勤学苦读,由于没有人教,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向所有懂点知识的人请教。他曾请教过当官的人,也曾请教过寻常老百姓;曾向白发苍苍的老人请教过,也曾向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请教过。孔子一心向学,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在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了。
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竹子成了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轻轻把上面的青皮刮去,用火烘干后,才在上面写字,人们称之为“竹简”。竹简拥有一定的长度与宽度,一根竹简只允许写一行字,最多写几十个,少则写八九个。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竹简,书的内容全部落到竹简上以后,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样就方便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称为“韦编”。一部书的完成,常常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如《易经》这样的书,自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所以相当沉重。
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易经》。《易经》这部古书,是比较难读懂的,孔子下了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读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后来,他又读第三遍,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从此以后,为了深入研读这部书,同时也为了方便给***们讲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经》翻阅了多少遍,这样下去,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只好换上新的再读。即便读到了如此地步,孔子还谦逊地说:“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把《易经》的文字与内容理解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