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拼音是zhǎn mù wéi bīng,jiē gān wéi qí。释义: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出自《过秦论上》。
【解释】揭:举起;竿:竹竿。砍削
释义: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出自《过秦论上》。
木,普通话读音为mù,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木”字基本含义为树类植物的通称,如树木,乔木;引申含义为木头、木料、木制品,如木材,木器。
在现代汉语中,“木”字多用作名词,表示棺木,如行将就木。
①<名>兵器;武器。《殽之战》:“束载、厉兵、秣马矣。”《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名>军队;士兵。《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
③<名>战争;军事。《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教战守策》:“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④<名>战略。《谋攻》:“战上兵伐谋。”
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成语典故: 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例句: 一时各路人马,揭竿而起,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白先勇《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