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里仁篇》。
这句话是孔子在与***子路的对话中所说的,讲的是怎样才能算得上是“仁”。
孔子认为一个人必须有刚毅的品质,但同时也不能缺乏和善的语言和温和的表情,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仁”。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很多关于个人品德和行为的问题,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仁”的概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和观点,以提升个人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
“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意志刚强、性格坚忍果决、言语谨慎而迟钝,这些品质接近仁。而那些喜欢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人,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

名句出处:第一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刚、毅、木、讷,近仁。”第二句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八》中的原文是:“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指一个人性格坚毅、不轻易改变,但言语较少,比较内向,这样的人近乎仁慈。而“巧言令色”则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四》中的原文是:“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指那些能够巧妙运用言辞,表情得体,很少有人能如此高明,这样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仁慈之人。虽然这两句话都出自《论语》,但是它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章节中,含义也不同。
刚毅说话木讷的人往往有一颗仁慈的心,而那些巧言令色,嘴巴说的好听的人则往往内心很坏。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非常有名,我们经常用“巧言令色”这个词来形容某些令人不齿的行为。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表情极其丰富,这种人八成不会太好。孔子不喜欢特别伶牙俐齿的人,或者说,孔子不喜欢那些矫揉造作之人。哺乳动物中,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只有人类有眼白。比如大猩猩的眼睛周围是黑的,而人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有很多美好的词形容人的眼睛和眼神,例如顾盼生辉、美目盼兮。从这些词,你就可以感受到人类表情的丰富性。我们需要用丰富的表情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用丰富的表情去表达情绪,这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做到的。但正因为有了这种独特性,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骗人的手段。人们可以用表情骗人,用语言骗人,用多样的表达和各种肢体语言骗人。
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他喜欢的是诚恳朴实、刚毅木讷。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这句话刚好与“巧言令色,鲜矣仁”相照应。什么叫刚毅木讷,就是说一个人刚毅、果敢、质朴而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