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故臣心写的是谁,二分明月故臣心中的故臣是谁

tamoadmin 成语推荐 2024-06-14 8 0

为什么范增会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这句话?

谢邀。

范增这句话往往会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联系起来,其实重在表明楚国人的不服气。

楚国人不服的原因主要有三:称霸最久、国土最大、领导人最***。

二分明月故臣心写的是谁,二分明月故臣心中的故臣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楚国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换句话说,周天子并没有真正征服楚国。之前央视拍过一个片子叫《楚国八百年》,对楚国的历史和楚文明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楚人作为苗裔,不管是蚩尤还是祝融,都是与中原相异的一种文化,商人将楚人驱逐到南方,楚人的梦想就是重返中原,因此他们不断派军队进行试探。他们建国比周还早,在周朝建立初期,楚国就称王了,而楚成王是唯一一个称王的春秋五霸。

不仅仅是春秋时期楚成王要问鼎中原,即便是西周初期,第四代君主正直国家强盛却有“昭王南征而不复”的惨剧。可见楚国甚至凌驾于周天子之上,这是楚国立国的底气。

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的争霸足足有100多年,而后秦国和楚国又开始争霸,时有诸侯“朝秦暮楚”之说,可见楚国一直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二分明月故臣心写的是谁,二分明月故臣心中的故臣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楚国号称有五千里的疆土,是当时最大的国家,直至被秦国攻灭都城还不断进行抗争。

楚国的昏君应该是最多的,被秦国骗的怀王,被伍子胥鞭尸的平王、被人民推翻上吊的灵王、气死屈原的顷襄王等等,真是不胜枚举。反正让领导人气死的臣子很多,在春秋时期有楚才晋用之说,其后很有多人成为秦国的谋臣,最突出的就是李斯。

总之,楚人纷纷认为楚国是可以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而且项燕还击溃了李信20万大军,这样一个纵横千年的大国被秦国一个后起之国灭掉了,没有人是心服的,因此有了范增“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的说法。果然,陈胜、项羽、刘邦都是楚人。

二分明月故臣心写的是谁,二分明月故臣心中的故臣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谢邀请

很多人动辄就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秦灭六国!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说,秦始皇是统一,而从当时六国百姓的角度来看,就是亡国!

战国七雄虽然早期他们多少都可以追溯到西周以来的分封,都是由原来的诸侯国演变而来。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的七雄却不能被看成是诸侯国了。他们各自都是独立的国家,都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实体。相互之间都是完全独立的。各国的百姓,对自己的国家也都有着高度的认同。

而且,这七个国家之间在文化和制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秦国由于地处西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戎人的结合比较多,所以在东方百姓看起来,被称为“虎狼之国”,把他们视为蛮夷“戎翟遇之”。相对而言,就文化的差距上,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差距最大。秦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所以他们崇尚的是法家的那一套东西。而楚人则是具有非常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我们可以从屈原的身上看出来。因而,秦灭六国的时候,所遭遇到最顽强的抵抗,也就在楚国。

秦始皇画像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你生活在当时,当秦军打过来的时候,你是欢呼秦人对你的统一,还是拿起武器保卫家乡呢?事实上,多数人在秦军到来的时候,肯定是会选择抵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秦人灭楚的时候竟然要动用六十万人的军队!也正是因为楚人抵抗的激烈,在楚国灭亡以后,楚地民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反秦势力。不仅有项羽他们家族势力还在民间活跃,刘邦也是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跑到芒砀山拉起了一支小队伍。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果,也是逃到了楚地躲避。秦始皇也知道楚人的反抗情绪,所以他才会到东南方向巡游。那不是简单的出游,那是在武力***!但是,秦始皇的武装巡游显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也就在秦始皇死后不久,楚人就点起了反秦的烽火。而最终消灭秦朝的主力也就是楚人,无论刘邦还是项羽,他们都是楚人。

刘邦画像

拐回头来我们再来说范增的这句话“秦灭六国,楚最无罪”,当然不是说其他的五国就都是有罪的。也不是从刚才我的那个角度来说的。范增是说了另外一个问题。早在春秋时期,秦楚两国之间就是关系非常密切的,秦楚的王室之间经常联姻。春秋末年,楚国一度在吴国的打击之下几乎亡国。而及时伸出援手的就是秦国!进入战国以后,秦楚之间的联姻并没有停止,《芈月传》虽然不是史实,但大家对宣太后肯定印象深刻,宣太后芈八子就是楚国人。一直到秦始皇祖父辈,秦楚之间还在联姻。甚至有人推测秦始皇的儿子公子扶苏之母,可能就是一个楚人。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在国际上的合纵连横之中,虽然各自心怀鬼胎,但也有过不少的合作。尤其是最后的阶段,楚国已经把都城迁往寿春,躲得远远的,没有主动去招惹秦国。而秦国却主动向楚国发动攻击,可谓背信弃义。所以范增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其实,你应当先看一下范增说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正值秦末农民起义,六国复辟,讨伐暴秦的关键期。

而范增是一介名士,名士说的话,领导都会倾听,是天下最好的宣传标语。而且,对于六国后代来说,大秦帝国是他们的敌人,有着深切的灭国之恨。对于天下百姓来说,秦朝在歼灭六国的时候,天下血流成河,死伤惨重。又过度劳役天下民众,简直是民不聊生。所以说天下苦秦久矣。此时,秦朝已经不仅是六国后代的敌人,而是天下人的公敌。

就像之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也是打着“大楚兴,陈胜王”,打着楚国的旗号,随后建国号“张楚”。这些行为,并不是真正地发自内心,而是扯楚国这张虎皮,打同情牌、感情牌,毕竟楚国的国土面积太大了,人群范围太广了,这是一大舆论杀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楚国无罪?也许当时人是这么认为的,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王室和贵族,他们从心底并不认同大一统帝国的趋势,而是打着复国的如意算盘。比如陈胜们农民起义,只是不想死,为生存而战斗。但是他们有着严重的小农思想,结果起义不久,农民军首领基本被杀,反而是六国的贵族和王室篡夺了革命的果实,这以赵国的赵王歇、名士张耳、陈余为代表。六国的后代们只想恢复故土,并不想做天下的主人。项羽灭秦后,推行分封制,开了历史的倒车。而刘邦等第二代社会下层领袖们不甘命运,经过艰苦卓绝的四年战争,最终完全消灭了六国残余集团。可见,这句话不过是安慰以楚国为代表的六国破落贵族和王室的心理。

从后人评说,小编认为这句话并不冤。因为,战国末期本来就是大一统的时代趋势,而秦国受到命运的眷顾。拥有明君、名将、名臣、强兵、国富等综合王者级的战斗群,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商鞅变法后一百余年间,它一直在与六国战斗,先后打垮了魏国、赵国等两代霸主,最终统一了六国。所以说,秦国统一天下并不是秦始皇那十年间,而是一套庞大的百年***,从政治、军事瓦解对手的有生力量,这个过程是其他六国所不能体会的。所以,秦国统一天下,兼并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之无愧。如果其他六国也能像秦国那样,后世会一样的对待。楚国不是不服,是输不起的一副嘴脸。

我们再来看一下楚国的战国表现,虽然灭掉了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越国,地盘扩张到了极限。这一时期的楚王,没有了春秋时代那般锐意进取,而是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公元前387年,吴起的到来,给楚国带来了变法图强后的曙光。可惜,楚王一死,贵族们纷起而攻之,吴起变法以失败而告终。自此之后,国无君主,国无名将,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这时候的楚国,不过是伪王者级别。楚怀王就是个大猪蹄子,听信张仪的鬼话,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局,对于楚国的子民来说,君王的耻辱就是国家的耻辱,就是子民的耻辱,所以觉得很冤。然而,当时的朝堂乌烟瘴气,昏君与奸臣狼狈为奸,非旦没有起兵攻秦,而是哭着求秦国爸爸。大文豪屈原看到楚国没救了,抱着块石头跳了汨罗江。